11月29日晚,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三届国际文化节闭幕式暨演出在北校区体育馆举行。此次演出汇聚了上海六所知名大学的留学生代表,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孟宪成学院、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CIEE)和上海昆曲剧团。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和排练,这是一场轰动一时的演出。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昌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主任、中国文化国际研究所党委书记黄徐梅;葛景毅,上海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办公室副主任;意大利、德国、匈牙利、日本、泰国、老挝和印度尼西亚等外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外交官出席了晚会。
演出分为三章:“时间”、“开放”和“整合”。来自泰国、瑞典、日本、蒙古等国的40多名学生首先带来了一场中西结合的开场舞蹈,并引爆了整个体育场。
在接下来的“岁月”一章中,不仅有民间音乐演奏《辉煌》展现东方神韵;京剧《梨花颂》,中国歌剧的精髓,声音悠长,表情生动;感人的中国古装舞《采薇》;笛子与醉诗共舞《野有蔓草·凉凉》;此外,痴迷京剧数年的著名“外国孙悟空”加法尔·宝拉扎(Ghaffar Pourazar)带来了精湛的昆曲《借扇》,让观众充分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已经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开场》一章中,芭蕾舞、朗诵诗歌、合唱、书法表演等节目依次上演,场面沉浸在美丽温暖的气氛中。曾经出现在2019年央视春晚上的华东师范大学健美操啦啦队再次上演《追梦》,展现了师范大学生的优秀风格和活力。接下来的歌曲《中国欢迎你》引发了全体观众的合唱,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
在最后的“融合”一章中,不仅有多种语言的合唱歌曲,美丽的“丝路之梦”服装表演,还有乐队演奏的现场歌曲,以及热情动感的舞蹈,充分展示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魅力。整个晚上在国际教育中心所有老师的《同一首歌》表演中圆满结束。

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怀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激动心情,完美呈现了以“中国元素”为主线、形式多样、风格多样的感官盛宴。同时,它也展示了热爱中国、研究中国文化的上海大学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丰硕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自2007年起举办国际文化节,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3届。今年的小型世博会吸引了1万人。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和周边社区的居民都能感受到国际文化节丰富的“开放”、“共享”和“融合”的内涵和精神。多元文化主义的热潮继续升温。(正文:单雯任桥)
编辑: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