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新中国70年: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道路和制度”理论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众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讨论。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郑娥在讲话中指出,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成功召开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系列值得研究和解释的重大政治、理论和实践问题,是理论工作者需要及时研究和解释的重要课题。

薛广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表示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解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会将继续发挥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党政决策咨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成果。在

研讨会上,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从理论上界定了一系列国家治理基本概念的范围和内涵,并解读了《中国治理准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以广阔的历史视野,深入解释了中国的奇迹来自中国制度和治理体制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势,为指导大家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秦轩教授,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胡振平,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魏尹霆,天津商学院前副院长赵志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杨铭威,中共中央党史文献研究所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韩振峰,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等在会议上就中国制度和道路发展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作了主旨发言。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协会副会长徐素华出席了会议。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志宏主持了开幕式。国际工商大学校长夏文斌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侯佘艳分别主持了主旨演讲。《红旗文稿》杂志总裁顾国保对闭幕式做了总结。
本次研讨会是国家学术机构和地方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尝试。新时期进一步宣传、学习和阐释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是一项重要探索。研讨会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和北京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北京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和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联合组建。来自30多个研究机构和大学的13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正文:贾梦洁和马于飞)
编辑: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