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起,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金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下启动键,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结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子。
两地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在产业、资金、人才、劳务、社会帮扶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扶贫协作,组织开展“党建引领,六助脱贫”(六助指助医、助学、助困、助残、助老、助农)模式。今年,金口河区已经高质量脱贫摘帽,在四川省级深度贫困县排名第一,也成为大、小凉山地区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县区。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人心齐,泰山移。” 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在党,关键在人。浦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多方发力,将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充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脱贫优势。聚众之力攻克贫困堡垒的背后,是党的坚强领导,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夙夜匪懈,是帮扶者的倾力而为,是举国上下的鼎力支持。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牢牢抓住脱贫攻坚中党建引领这一“牛鼻子”,切实形成“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局面,在脱贫攻坚战中凝聚民力、集中民智、汇集民心。
浦江县深入贯彻落实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决策部署,以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指导,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以党建引领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动示范作用和脱贫攻坚桥梁纽带作用,巩固金口河区脱贫成效。借力“东”风乘势而上,打赢脱贫攻坚战。
助医帮扶献良技
浦江卫生系统向金口河地区输送管理和医疗方面的专家,发挥“传帮带”精神。两地通过东西扶贫协作建立了良好的医疗协作机制,对金口河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在浦江方面的支持与帮扶下,金口河区医疗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推动了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稳健快步发展。

图为浦金医生联合义诊 浦江县赴金口河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组供图
截至今年9月初,浦江县已先后派出16名医疗专家赴金口河挂职,浦江医生认真贯彻扶贫有关精神,经常深入周边邻近乡村,采取资金扶持与医疗技术指导及药品免费送下乡相结合的办法,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扶贫工作。目前累计开展义务诊疗、下乡随访、科普讲座等活动20余次,涉及医务人员300余人次,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浦江县帮助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建立了急诊科,中医康复中心,金华市总工会正在努力帮助金口河区建立孕产妇急救中心,山区百姓健康得到了更大保障。
助学帮扶育英才
教育扶贫,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扶贫先扶志,唯有思想观念受到冲击,贫困的牢笼才会被打破,这既是“先扶志”的关键所在,亦是开启致富之门的钥匙。
浦江县教育局和金口河区教育局组织优质学校结对、挂职培训、校长交流、专家送培送教、教师支教等帮扶活动,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促进金口河教师专业发展。以“同步课堂”为重要载体,依托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浦·金两地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实现浦·金结对帮扶学校教研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助力东西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图为浦江县实验小学与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小学同步课堂现场 浦江县赴金口河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组供图
两地本着“文化浸润、资源共享、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持续开展“队伍培训”“双向夏令营”“结对帮扶共建”“名师送教”“春蕾计划”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据了解,浦江县已累计选派11名骨干教师到金口河支教。今年4月份,两地签订了网络课程平台协议,在全省率先启动“互联网+教育”,搭起了浦金两地东西部精准协作帮扶的“沟通桥”。同时,依托中职“2+1”模式培养合作项目,每年选派30名贫困学生到浦江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学生毕业后由浦江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学生意愿推荐就业,实现技术学习、社会实践、上岗就业一步到位。
助困帮扶迎春风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浦江、金口河紧紧围绕促进贫困劳动者多渠道就业主题,进一步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聚力资源整合,多渠道引导金口河区外出务工人员向浙江浦江转移就业。
浦江积极发动企业技术等资源优势,以“万企帮万村”活动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根据企业招工用工实际需求,优先面向剩余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开展就业培训,积极帮助金口河区做好农产品营销,拓宽村财收入渠道,形成自我造血机制,防止贫困群众返贫致贫,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图为金口河区2018年“春风行动,东西协作”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现场 浦江县赴金口河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组供图
劳务协作方面,金口河区与浦江县签订了《人力资源输出合作协议》,在浦江企业设立劳务协作基地,组织开展“浦江—金口河东西协作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3场,浦江县74家企业带来了近5000个工作岗位,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65人。两地人社部门不定期发布招聘单位岗位信息和贫困劳动力求职信息,共转移贫困人口就业1073人。组织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2期,培训人数347人次,组织5期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培训,培训人数387人次,为92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了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生活服务、权益保障、技能提升、困难帮扶等多元化、综合性的服务。
未来两地劳务合作力度将持续加大,切实加强金口河转移就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提高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做到输得出、留得住;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加强彼此间的学习与交流,相互牵线搭桥,共图发展,不断开创浦、金两地友好合作的新局面。
助残帮扶暖人心
浦江县和金口河区残联系统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开展,助推金口河区残疾人脱贫攻坚,于2019年5月签订《残疾人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双方联合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康复工作交流、残疾人庇护照料服务、残疾人就业服务及特困帮扶等项目,对接了解帮扶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明确年度帮扶工作内容及双方职责,确定联络机构和联络员,建立完善跨区域扶贫协作机制。
另外,在2019东西部扶贫协作生态食品加工园项目惠及残疾人的特殊利益联结:2019年以不低于5%的保底收益覆盖全区建档立卡残疾人458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助老帮扶添孝爱
金口河60岁以上老年人9045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老年人1556人。中心城区老人1559人,其中失能、失智、残疾独居老人256人,80岁以上低收入老人75人。全区只有1家养老服务机构-区福利中心,主要面向政府托底人员开展集中供养,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化养老需求,全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

图为金口河区福利中心 浦江县赴金口河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组供图
浦江县利用东部地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先进经验,力求通过不断创新,改变目前金口河区面临的“疾病、孤独、贫穷”现状,让他们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幸福生活,努力破解贫困山区养老难题,成为浦江县参与养老扶贫的巨大助推力。结合扶贫实际,整合各界资金总计591万元,提出按照打造以区福利中心为支撑、以2个养老服务站为依托、以15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为基础的“1+2+N”社会养老服务格局的扶贫工作理念,从转变养老服务观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服务人才队伍、改变体制机制要素等方面,全力推进金口河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金华市慈善总会一直关心金口河养老事业,每年都给予资金帮扶。
同时,围绕满足贫困地区老年人真实愿望,推出“孝爱文化”养老品牌,以孝爱为核心,打造“孝心、爱心、良心、开心、放心”的“五心”工程,塑造自己独具一格的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东西部扶贫养老文化。孝爱不忘大爱,不断打造慈善品牌,积极开展空巢老人爱心服务、贫困学生助学、贫困家庭助医等慈善项目活动。
助农帮扶促增收
浦江县和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建立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后,浦江把产业扶贫当作稳定脱贫的重要支撑,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690万元,给予全方位“立体式”帮扶,集中力量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创造和发展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使全区4000多名贫困人口全覆盖受益,同时培育当地的种养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稳定持续增收的产业扶贫模式。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着重巩固已经取得产业扶贫成果,力争使扶贫产业精细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和脱贫长效机制。

图为金口河区金河镇曙光村,浦金联手打造的“花溪曙光” 浦江县赴金口河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组供图

图为金口河区永胜乡大坪村,大瓦山食用菌基地大棚内景 浦江县赴金口河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组供图
金口河区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丰富,但区域分布不平衡,部分村组产业发展极为困难。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81户共计4497人,因病因残致贫家庭占56.57%、缺劳力家庭占16.18%,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弱。为此,浦江探索实施飞地产业扶贫,整合贫困村资源、资金、资产,集中力量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了贫困户与飞地专业合作社组织、龙头企业互惠共赢的扶贫新路径。目前,产业助农增收效果持续显现。据悉,两年多来,金华市累计完成对口帮扶资金投资8690万元,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37个,完成“花溪曙光”“峡谷第一村”2个旅游扶贫示范村打造,共建道地中药材、高山食用菌、大鲵养殖等特色产业4.5万亩,发展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0个,实现特色产业产值1.18亿元、收益1383万元,带动2000余户农户持续增收,为金口河区成为大小凉山彝区首个高质量“摘帽”县注入不竭动力。(李章 宋倩倩)
责编:林佩瑶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