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北京9月5日电为了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以下简称“教育应用”)有序健康发展,教育部,中央网络信息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督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消除反非法和非非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如《意见》)。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第一份全面规范教育应用的政策文件,涵盖教育的各个部分和各种教育应用。
《意见》标准化教育应用程序大致分为三类:市场竞争,教师和学生独立选择;学校企业合作,学校组织与应用;学校自主开发和部署学校使用。
《意见》明确要求建立教育应用程序备案制度,建立基于“国家统一标准,各省分开执行,公司领域记录”原则的备案机制,为岗位提供支持 - 事件监督;内容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明确遵守,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方向,规范未成年人保护和服务主体的提供;规范数据管理,严格控制数据采集范围,严禁用户。授权提供个人隐私信息;确保网络安全,严格执行网络安全法,促进安全审核和认证的建立,切实保护师生的切身利益。
《意见》强调学校合作的标准化,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应用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嵌入商业广告和游戏中。推荐的教育应用程序应遵循自愿原则,不得对教学管理行为具有约束力,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估挂钩。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超子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实施教育应用文件系统“开发和介绍《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备案管理办法》,明确记录方式,内容,对象和时间,指导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做好本地区教育应用提供者和教育机构的备案工作。“
教育部还将对教育应用进行特殊清理。雷超子说:“通过加强整体管理,促进整合分享,规范信息收集等措施,防止教育应用扩散等,改进教育应用专项行动。以防止使用教育应用程序的形式主义。部门协调机制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重点关注绑架,信息披露和粗俗信息等问题,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清晰的网络学习空间。 (记者叶玉婷)
编辑:林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