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讯为了贯彻新时代全国教育会议和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国家大学生创新和实施教育部最近发布创业培训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积极引导各地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简称“国家创新计划”),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践。以利益为导向的独立实践,并强调过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方面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目前,来自1000多所本科院校的90万名大学生参加了“国家创新计划”,共有22万个国家级项目获得了资助。内容涵盖所有学科,支持约37亿元人民币。 “国家创新计划”已成为所有大学生的创新型企业家人才基础培训项目。
《办法》的引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国家创新计划”的示范作用,注重加强项目流程管理,明确沟通,激励和监督评估。机制和“国家创新计划”系统地整理了主管部门的职责和项目运作过程。
《办法》显然,“国家创新计划”的实施,旨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满足高职人才需求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创新计划”实施项目管理,分为三类:创新培训计划,创业培训计划和创业实践项目。
《办法》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指出教育部是宏观管理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本地区的项目组织和管理。高校是“国家创新计划”实施和管理的主体。《办法》根据主题选择要求,研究方向,团队成员,教师和财务支持设置基本条件,并标准化项目发布和项目流程。同时,规范项目完成和发布过程,建立封闭的信息披露和外部服务体系。
《办法》要求,加强项目流程和后期管理,明确学校需要建立由学校领导带领的管理协调组织,确定主管部门;强调项目组组长的责任,规范资金使用条件,明确相关激励政策;大学从项目总体概况,组织管理,项目实施,支持措施,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编制“国家创新计划”项目进度报告。更好地实施项目的“国家创新计划”项目可以申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记者柴伟)
编辑:吉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