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篇名为《太阳系的未来:恩格斯与科学幻想》的文章在网上很受欢迎。许多大学生在读完后说他们希望看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本文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 32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使他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深刻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思想家的深度,政治家的高度,教育者的温度,以及三者的结合。 Deshu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用生活的话语讲理论
当我第一次见到刘建军时,我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格。
“现在学生们'在'00'之后,他们充满活力;我已经'60'了,我已经超过半年了。”刘建军笑着说:“但我不是太落后了,因为我不能让学生变老,只能让自己变老。”
面对年轻学生,刘建军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也就是说,用学术话语谈政治,用生活话语谈理论,观察社会热点,贴近学生需求,实现话语转换,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思想,理论和亲和力。课程。
“思想政治课必须在实地谈论主流政治,我们绝不能反击。但在发言过程中,我们必须超越常规,玩奇思妙想,找到新的角度,彻底解释问题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刘建军说。
例如,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中处于领先地位?还有必要回到资本主义阶段吗?面对这些尖锐的问题,刘建军喜欢解释“初中生跳过高中,直接进入大学”:这就像1977年高考的第一年,还有一些初中生没有通过高中阶段,由于特殊的历史机遇,他们也考上了大学。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他们需要在上高中的同时修读大学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回到高中并参加高考。同样,中国通过短暂的新民主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具体历史条件和难得的发展机遇的产物。当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在某些方面相对落后,所以我们设置了初步的补充课程。
一个小小的类比,巧妙地将学术话语转化为生活话语,赋予思想政治课程一种亲和力。 “原因是一样的。关键是教师应该使用彻底的理论研究,并使用新颖的方法来突破'窗口纸'层。”刘建军说。
让思想在与现实的互动中保持活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刘建军也有自己的困惑:老师想传授学生的思想,学生接受;老师想告诉学生原因,学生了解。然而,这些思想和原则并没有成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为什么会这样?刘建军认为,教育所传达的思想和观念是教育者所接受的,但它们存储在大脑中,处于静态和被动的知识状态,而不是存在于思想,言行中。事实上,正确的思想不仅必须被教导,而且必须被激活,以便能够真正发挥思想的主导作用。
如何激活创意? “意识形态来自于现实,在与现实的互动中保持活力。”刘建军说,一旦思想与现实分离,就有失去生命力的危险。最后,思想的生命力来自于它所反映的社会实践,因此激活思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现实。
在此基础上,刘建军在课堂和生活中始终贯彻“生命是最好的课堂”,通过各种细节感动学生的心。在下雨天,当你遇到路边出租车的学生时,他会主动向对方询问“我在你身后”。在赢得他人尊重的同时,他也激励对方遵守纪律和秩序;当你下飞机时,你会遇到乘客并告别乘客。乘务员,他会真诚地说“谢谢”,并将尊重劳动的概念传播给其他乘客;在监考结束时,他会轻轻地向每位提交论文的学生说“再见”,鼓励学生珍惜师生之间的友谊。 ......
“善于发现思想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对应点,将现实因素引入理论,将理论引入现实生活,使思想在与现实的互动中被激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刘建军说。
以自信、奋斗、担当的精神充实自己
“新时代是一个需要加倍努力的时代。”一方面,它是大师班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是中学思想政治教科书的编写,以及各种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文章写作。在工作中,刘建军坦言,“虽然累了,但精神上充实。”
运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 “精神状态有时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理想和信仰。如果国家不好,即使知识渊博,精通艺术教学,也可能无法取得好成绩。”刘建军说,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有老师信心不足,倦怠,筋疲力尽,甚至有些挫折感和失败感。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也不符合新时代的节奏。
针对职业倦怠和精神疲劳等问题,刘建军开辟了自己的“处方”:不断学习,加强理论素养,自觉调整自己,积极而富裕地忙碌。刘建军就是这样做的。他阅读并研究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专着。刘建军深深感受到,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获得了很多,提高了政治意识,自觉树立了“四个意识”,强化了“四个自信”,实现了“两个维护”,增强了教育和教育人民的使命感也在政治敏锐和歧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实自信,奋斗,责任的精神,努力开创良好的思想政治课,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 “现在,我每天都感受到内在的力量。我的身体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刘建军说,在新时代能够拼搏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丁亚伟胡婷)
(《人民日报》2019年4月11日 06版)
编辑:张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