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包括欧洲五大足球联盟在内的世界大部分主要职业足球联盟被暂停,随后是国际足联关于“足球运动员减薪”的倡议和各大洲职业俱乐部采取的各种减薪措施,包括亚洲。超级联赛俱乐部会追随这一趋势吗?虽然答案还不知道。不过,最近国内一些俱乐部就相关问题咨询了中国足协,希望后者能提供指导。当俱乐部把球踢出去的时候,中国足协是“拿走”还是“来回传球”?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全球足球界掀起“减薪风暴”亚洲以保持同步
在疫情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球员减薪已经成为全球足球的话题。到4月初,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的联赛俱乐部都采取了降薪措施。在各大洲中,欧洲拥有最先进的足球技术和专业水平,并在“降薪”方面取得了最大的进步。从9名不愿接受瑞士锡永俱乐部主席降薪的球员被直接解雇开始,“降薪风暴”在整个欧洲足坛迅速展开。
其中,意甲的尤文图斯、德甲的拜仁慕尼黑、西甲的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竞技都举起了“减薪”的旗帜。拥有罗纳尔多的“老太太”甚至决定从3月到6月暂停四个月的工资。减薪幅度惊人。巴塞罗那的一线球员也“放弃”了“临时雇佣条例”的保护,同意在疫情期间减薪70%,疫情结束后不会收回这部分工资,并同意提供额外的2%工资,以确保俱乐部其他成员的正常薪酬。
这场流行病对足球的影响亚洲同样明显。亚足联3月初发布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仅亚洲冠军联赛小组赛和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联赛的延期就造成了不少于9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随着疫情的继续发展,这个数字将继续被改写。由于亚足联成员国(地区)及其联赛在短期内没有办法“开辟新的资源”,他们只能主动“削减”开支。因此,管理机构和俱乐部减薪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韩国足协在3月26日宣布,在今年年底之前,各部门及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将自动获得20%的减薪。一天后,澳大利亚足球协会也宣布70%的员工将回家等待他们的职位。澳大利亚足球协会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约翰逊解释说,足球比赛的暂停导致澳大利亚足球协会所有方面的收入急剧下降,如广播、赞助和门票销售。参加本赛季亚锦赛的澳大利亚珀斯光荣俱乐部也面临着大幅减薪甚至被解雇的局面。3月30日,泰国足协宣布减薪。甚至泰国队的日本教练西野弘也收到了50%的减薪。越南足球协会也计划削减其国家教练人员的工资。
超级联赛降薪俱乐部向足协踢“球”吗
到目前为止,中国足协还没有确定新赛季中国超级联赛和国内各级职业联赛的初步开放时间表。此时,自该季节预定于2月下旬开始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像欧洲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足球圈一样亚洲,中国足球圈遭受的经济损失是直接和巨大的。国内足球界要求“减薪”的呼声逐渐高涨。
到目前为止,中国足协还没有对此事做出任何公开回应。一方面,尽管国际足联对足球降薪表达了某些观点,但它的声音仅限于“建议或意见”,没有严格的执行或约束力。在球员和俱乐部的劳资关系中,工资支付问题的主要责任不是成员协会,而是俱乐部。该协会的相关人员此前也表示,薪酬与合同中的具体约定有关,即合同。这
另一方面,与欧洲和亚洲俱乐部不同,教练、球员和其他俱乐部工作人员没有停止工作,尽管该国的所有正式足球比赛也暂停了。例如,国家足球队直到4月6日才完成上一轮封闭式训练。在此之前,大多数俱乐部已经安排了一段时间的假期,但所有的球队都在工作状态。例如,恒大、国安、上钢、鲁能、苏宁等大部分超级俱乐部目前正在或将要进行训练。因此,据相关知情人士分析,在疫情警报没有完全解除的情况下,球员坚持训练,足协和相关方面也对“春训”提出了具体要求。那么俱乐部很难询问如何降低球员的工资。他们希望由于资本运营的压力而降低工资,并且还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来实施具体的措施。因此,不难理解他们为何“要求”中国足协给予降薪指导。
对于足球协会来说,“接球”也是很困难的,这个决定会遇到“真空地带”
国内俱乐部成员,尤其是球员和教练,想减薪吗?就中国足球的实际环境和条件而言,中国足协很难给予答复。首先,与发达的欧洲职业联赛不同,欧洲职业联赛的劳工权利受到各种足球组织、成熟行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护,国内职业联赛的薪酬问题带有“俱乐部拥有最终发言权”的单一色彩。例如,在珀斯光荣队削减了员工的工资后,澳大利亚球员工会决定起诉该俱乐部捍卫他们的权利。然而,中国足球没有类似的“球员联盟”组织来帮助球员捍卫自己的权利。中国足协作为行业管理机构,参与联赛竞赛规则的制定和必要的监督。中国超级联赛公司负责中国超级联赛的整体运营。但不负责俱乐部具体人员的工资分配。
球员受雇于俱乐部,也是企业的成员。严格来说,工资支付标准不应由足协来决定。那么,中国足协即使提出减薪的意见,也只能提供“建议或指导”。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联赛,这个联赛在国内足坛酝酿已久。在国际足坛较为发达的国家(地区),职业联赛在涉及各自联赛的重大问题上总是拥有绝对的决定权。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国内职业足球联赛尚未建立。
回顾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发展,不难发现,虽然“职业联赛”在行业的早期并未建立,但中国足协对职业联赛问题的决策和实施都出台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相继成立了“超级联赛委员会”、“中国联赛委员会”、“职业联赛委员会”等议事和决策机构。但是现在类似的组织已经不存在了,“联盟”还没有建立。因此,足球协会和俱乐部在处理各种困难的联赛时都遇到了“真空地带”。这可以从未解决的海上通道问题的拖延中看出。
俱乐部的投资急剧下降,双方就减薪达成了默契。
当欧洲主流联赛中有大量俱乐部加入“球员减薪”阵营时,我们不得不提到《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FFP)》,它在2013/2014赛季正式实施。欧足联颁布该法案是为了规范俱乐部的财务行为,控制俱乐部的财务赤字,并惩罚那些违反规定的球队。2014年5月17日,欧足联宣布英超的曼城和法国的巴黎圣日耳曼因违反国际收支法案被罚款6000万欧元。与此同时,这两个团队被要求降低工资标准,并限制单笔交易的最高金额。此外,下赛季两队的冠军联赛申请人数将从25人减少到21人。从法案的实施情况来看,欧洲足球界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决心
虽然目前中国职业足球圈还没有照搬《欧洲足球联合会金融公平法》,但中国足协近年来在规范联赛财务和管理职业俱乐部经营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规则制定方面也逐渐向国际先进地区靠拢。例如,2018年12月20日,上海举行了本赛季超级联赛和中国甲级联赛的总结会。协会发起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来打击对职业联赛的不合理投资。对于2019-2021赛季的三级职业联赛俱乐部来说,单个赛季的投资总额、注册投资者的数量以及俱乐部的亏损金额都设定了相对清晰的数字。此外,已经就各级俱乐部在一个赛季中支付工资的总投资比例达成了具体协议。例如,2020赛季超级俱乐部(包括一线外援、国内球员和预备队球员)的薪酬比例不得超过总投资的60%。从这个角度来看,“减薪”符合联盟的环境管理方向,也符合俱乐部减轻负担的需要。
还有一个影响国内俱乐部减薪的问题。也就是说,经过多年在国内职业足球领域的探索和沉淀,俱乐部,尤其是超级联赛俱乐部,自过去两个赛季以来一直在更加理性地投资。一位俱乐部投资者代表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去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沟通过程中,许多中超俱乐部投资者表达了“减少投资”的想法。然而,由于“职业联赛”推迟推出,一些投资者对未来联赛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甚至有“不求有功,不求无过”的经营理念。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赢得冠军的希望,那么只要球队能保持稳定的局面并留在超级联赛,那么任务就会完成。
今年国内职业足球市场的转会市场相对平静,而且中标者的价格已经大大降低,这些都很好地证明了上述观点。俱乐部负责人说,“我觉得今年国内转会市场已经回到了10年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除了一些国际球员,大多数球员的价值,包括他们的工资,实际上是在下降趋势。因此,对于一些经营有财务压力的俱乐部来说,减薪符合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口”来实现这一想法。”
根据计划,超级联赛将于周四举行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利用这次难得的网上聚会,俱乐部肯定会对减薪的问题敞开心扉。下一步取决于足协和相关部门如何处理这个“球”。
扩展阅读
曼城官方:瓜迪奥拉的母亲死于新皇冠肺炎,享年82岁
利物浦撤回暂停决定:道歉!我们全额付款
尴尬!这位阿联酋经理因为传染病被解雇了,而且一场比赛也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