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发展的基础。为坚决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突出省会城市责任,建设“强南昌”,引领大南昌都市圈产业发展,我市发布《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开展以新经济、新业态、新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十大产业发展促进行动,实施“开放导航、创新引导者、产业引领者、产业引领者”战略,推进产业、资本、创新、人才深度融合。抵御疫情影响,促进双升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质量提高,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以大开放、大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凸显省会在做大做强、打造南昌都市圈、勾画新时期江西改革发展新格局的伟大征程中的责任。
主要目标
到2020年将建成7000个5G基站
到2020年,我市将重点抓好防疫、稳定增长、结构调整、重点吸引项目、保持增长速度、扩大规模、壮大企业、促进创新等方面,不断推进高质量产业跨越式发展。
具体目标:
总规模持续增长。实际利用国内外资金3000亿元,新签项目总投资4000亿元。投资100多亿元的6个新工业项目和投资50多亿元的20个工业项目已经启动。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增长8.2%左右,规模以上产业营业收入超过7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00家。
工业质量继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产业的28%以上。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30%,建设7000个5G基站。
技术创新不断升级。力争全市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的42%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8亿元。1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有5家企业培育独角兽(潜力和种子),20多家企业培育瞪羚(潜力)。
2023年调整的工业营业收入
力争达到1.2万亿元
到2023年,城市将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优质产业跨越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省会城市更加突出。
具体目标:
总规模有了新的突破。国内外资本实际使用年均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2万亿元。建设一批数十亿的产业,增加一批数十亿的企业。力争形成工业经营收入超过4000亿元的一个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超过1000亿元的开发区(新经济开发区)。建设2个营业收入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产业升级取得新成果。到2023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产业的35%以上;力争数字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科技创新达到新的高度。力争全市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的45%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5亿元。有3000多家高科技企业。
主任务
公园发展促进行动
关键词:优化园区功能,发展“飞地经济”
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如何成为“实力南昌”的主平台?我们的c
根据《方案》,我市将实施“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在开发区内建设特色化、差异化的工业园区。探索推进“5G VR”特色工业园、智能制造装备特色工业园、VR科技创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建设,打造一批高端产业、高品质产品、高产出效益的特色工业园。同时,关注国际前沿技术、新兴业态和先进制造业,计划在机场地区建设中韩工业园等国际工业园。到2023年,力争在每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1-2个国际工业园项目。
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我市将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共建园区、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合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节约和利用,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完善发展成果共享机制,着力推进金县高新区飞地经济建设,加快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着力打造研发、各类印刷电路板生产和精密结构件生产加工的高端科技产业集群,打造我市“飞地经济”模式。
重点行业推广
关键词:虚拟现实、5G、数字经济
为进一步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化,我市将加快新经济发展,全方位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打造“世界级虚拟现实产业中心”城市品牌,全力办好年度世界虚拟现实产业大会,加快建立国家虚拟现实制造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培训基地和国家虚拟现实创新应用试验区。全面实施“虚拟现实”战略,支持龙头企业、高成长企业和核心技术人才团队在南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