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个年轻人回来时,这个村庄又活了起来!"
“我觉得在一个城市创业面临着来自竞争的巨大压力。回到村里创业不仅得到村民的支持,也有国家扶贫的好政策。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就不会担心没有出路。”“95后”青年滕花冰在新建区刘虎镇舒曦村扶贫基地给母羊喂奶时说。
滕是镇村的一名大学生。2016年从江西省卫生学校毕业后,他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去大城市奋斗。由于缺乏经验和资金,腾花冰起初只能为别人工作,创业的梦想并没有实现。截至2018年10月,舒曦村召开了一次党员大会,讨论发展扶贫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滕花冰觉得他的机会来了。滕在会上提出,在投资前要去其他地方参观考察,寻找符合该村需要的产业。他与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到山东、江苏、安徽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最终选择了适合山区饲养的湖羊作为扶贫产业项目。
当项目被选中时,繁育基地的建设资金是一个难题。一直在国外努力工作的滕花冰回忆起当时流行的众筹。“当时,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了200万元。我们还在村子里发起了一场众筹运动。我们把政策和出路告诉了每个人,并一起努力增加收入。最后,许多村民前来支持,并很快筹集了580万元。说起当时的筹资过程,腾花冰还是很兴奋。
有了钱来建这个基地,就不缺钱买羊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个高标准的养殖基地已经建在了村头的荒山上。令滕高兴的是,第一批引进的1500只母羊中,90%以上已怀上羔羊,并已进入生育高峰期。经过7个月的育肥,这些羔羊可以在今年10月出售,产生效益。谈到未来的计划,腾花冰说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养羊不难。我认为如此多的羔羊可以被放入贫困家庭。我们提供羔羊,提供技术,最后购买它们。他们只需要对自己的正常饮食负责,这样他们就可以摆脱贫困,变得富有。”
多亏了农村振兴战略,这个村庄有了年轻的企业家,安静的小村庄有了生机。同样在新建区桥社镇长丰村白河基地,由于村里有几个年轻的企业家,基地负责人熊非常激动。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熊俊的百合基地变得越来越大。基地生产的百合米粉、百合面条、百合干也开辟了市场销路。一个人忙于种植和销售,这使他有点忙。
就在这时,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受到他的启发来到了基地。“不管他们是否有种植百合的经验,我都将仅仅基于这种勇气给他们这个机会。年轻人愿意返回农村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当年轻人回来时,这个村庄将会重新焕发生机。”目前,熊的百合种植基地已覆盖南昌、福州和吉安。去年,南昌西峡现代农业园种植了180多亩观赏百合。与此同时,熊也尝试用当地的传统酿造技术酿造百合酒。
在百合观赏季节,熊组织人们采摘百合并烘干制成百合干,同时组织人们制作百合盛宴,扩大公司在南昌周边市场的影响力。
这个国家充满活力。受农村振兴战略的启发,新建区的一群年轻人和中年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创业。他们带回了许多新的想法和概念,大量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正是当地青年程国芳给毛村带来了这个工作机会。为了让家乡的人们脱贫致富,程国放于2019年回国,创办了江西三石川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满足了80多名当地群众的就业需求,其中5户是有档案卡的贫困户。
程国芳创办的企业主要从事食品系列加工。它们是手工制作的,对工作的需求很大。它们可以为周围的群众和贫困家庭提供许多工作,并使村民能够在自己家里找到工作。程国芳说:“工厂的工作主要是计件工作。工资是2000到3000元。工作时间不受限制。村民们可以在接完孩子后继续工作。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申请就业扶贫讲习班,帮助更多贫困家庭找到工作。”
(南昌日报记者钟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