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新皇冠肺炎疫情影响,我省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如何帮助农产品走出村庄,进入餐桌,以保护市民的“菜篮子”和农民的“钱袋”?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农产品很难离开村庄,它在哪里?
目前,吉安县横江镇大洲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市场上黑木耳、蘑菇大量上市的季节。受疫情影响,合作社无法邀请工人采摘,许多货物被滞留。这让负责人胡道辉很担心。幸运的是,在当地乡镇政府的组织下,基地里的蘑菇和黑木耳最近基本上都被采摘了。
“在疫情流行的这个时候,像这样的事情确实存在。”省农业和农村部市场司的有关人士承认。农产品销售有不同程度的滞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个是招聘的困难。由于大多数农业生产企业位于农村,就业困难和昂贵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我省,蔬菜种植、水果采摘、饲料加工等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许多外籍工人难以及时返回工作岗位,难以正常进行农产品分拣、包装和粗加工。
其次,交通很困难。虽然大规模的省际物流运输基本恢复,但省外商人进入江西后,出现了一个孤立的观察期,使我省水果、蔬菜等大型农产品出口困难。
三是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以全省畜牧业产业链为例。受疫情影响的饲料、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冷链运输等。在我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良好的种子农场无法运输其幼苗,农场无法赶上补充围栏,饲料供应变得紧张,一些企业由于围栏现象而面临营运资金困难。
打通流通环节,给农产品出村开绿灯。
目前,我省农业和农村部门正以防疫和生产为重点,科学有序地恢复农业生产,打通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前几天,寻乌县赣南红色果蔬合作社百香果基地又热闹起来,卡车将网上订购的一批批百香果运出基地。看到这一幕,会员黄宏霖有些激动:“十天前,果园里有10多万公斤的水果,这真让我担心。现在没事了。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将积极加入我的合作社。不到一周,10万公斤未售出的水果将全部售出。”
根据农业形势报道,我省蔬菜、柑橘、禽蛋、蘑菇等滞销农产品已经“触网”推出国内知名平台、现场电子商务和社区电子商务渠道。在过去的半个月里,他们已经卖出了330多万份订单,销售额超过了3亿元,平均每天卖出22万份订单和2009年的2亿元。
为了疏通农产品运输,我省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实体的发展。全面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要求各地快速办理农产品和农资许可证,严格执行优先通行、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等便捷交通措施。各级部门要建立信息沟通和工作机制,及时收集和解决农产品出村入城的具体障碍点和问题,及时协调办理企业通行手续,做到科学有序
针对水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从1月下旬开始,省农业和农村厅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省渔业和水产养殖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引导企业提高囤积成活率,降低水产养殖成本。采用挂笼、跑道临时养殖、上市前质量控制等新技术,实施提高商品鱼、蟹、虾质量计划,实现批量上市,增加附加值,弥补产量和价格损失。
同时,针对农产品流通不畅、产销脱节、供应链断裂等问题,农业、商业、交通等部门采取了精准政策,加强了产销对接,完成了农产品市场应急供应保障和销售,组织协会和企业建立滞销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疫情爆发以来,省农业和农村厅建立了覆盖全国几十个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日常跟踪监测系统,动员批发、零售、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共同参与,拓展滞销农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此外,本部门还结合各地防疫工作,组织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有序复工。据统计,该省90%以上的农产品市场已经恢复运营。(钟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