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网畅通,高楼耸立,环境整洁,城市绿化。近年来,南昌县全面实施了全市“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的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按照“精心规划、精细建设、精细管理、精细展示”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龚文、龚伟的规范化和长效化。此外,它还在建筑、创新管理和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城乡景观呈现出“每天不同的发展变化”。老百姓的“归属感”和民生的“升级版”不断打磨着江南的幸福背景。
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走进南昌县五羊镇前进村徐晃村——“小康示范村”,一幅和谐美丽的新农村的画面。“以前环境不太好,村子里到处都是泥路、垃圾。如果你几年前来的话,路上就会到处是粪便。”前进村委会成员黄海说:“看看现在,树木既绿又干净。只要农村搞好环境卫生,就不比城市差!”南昌县有33个这样的“小康示范村”。
为进一步实施三年行动,提升城市功能和质量,南昌县投资89亿元,建设39个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配套项目,包括30条新道路、4个停车场和1个商场、1条断端路(明年初将开通3条)、15个老社区、一批“白黑”、“绿彩”道路,街道家具装修已完成。厕所、烟头、垃圾分类“三大革命”稳步推进,城乡共建成328座公厕,全省首批“物联网”智能公厕和潮汐公厕亮相。
关注少数生活在民生底线的关键人物
2018年初,南昌县共有集体经济收入在6万元以下的“空壳村”184个。对此,南昌县根据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提出了两年内彻底消除“空壳村”的目标和任务。
为此,南昌县坚持因地制宜,实施村村通政策,采取了加强队伍建设、挖掘内部潜力、吸引外资等“组合拳”,带动村集体经济“脱壳”、“回心转意”。南昌县农村一个接一个的引人注目的产业遍地开花:舞阳镇朱芳村,注册成立了该县第一家村集体农业公司——南昌连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广了一个20亩高品质西瓜甜瓜种植项目,单季收入5万元。官田村引进了通渭裕光集成南昌有限公司的光伏发电项目,将739亩集体移动土地、荒地、水面和部分农民承包的土地承包给公司后,村里的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
“截至2019年11月底,我县所有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6万元以上,所有空村都已消除。我们计划到2021年实现南昌县和袁钟村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南昌县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刘小红说。
加强社会治理
构筑安全防线
虽然夜幕已经降临,南昌县李安堂镇联肯社区却有五间木屋排成一排,灯火通明,居民拥挤,老人聊天,孩子们嬉闹。
为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南昌县近年来进一步推进“零点巡逻行动”,大力实施“光明工程”,智能安全住宅区和综合管理中心建设实现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体化进一步完善。积极适应群众的新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