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问题上不能左顾右盼,不能患得患失,要坚定不移,一马当先。”3月7日,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向中外媒体阐释了山西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过去一年,山西大力推进煤炭减产量、去产能,压减煤炭产量1.4亿吨,占全国39.1%,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首位,促进了全国煤炭供求关系平衡,使煤炭价格回升到合理区间,有力改善了企业经营状况。全省煤炭行业结束了连续26个月亏损局面,PPI扭转了连续54个月的下行。全省GDP增幅实现了逐季提升。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的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大量资本投入、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消耗资源,形成了单一化、重型化的产业结构,结构失衡问题不仅制约经济发展,也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浪费和误配置。而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就是要坚定不移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定不移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决心是关键。2016年下半年,随着煤炭减产效应的显现,价格随之上涨,市场上有不少声音说去产能可以缓一缓了。面对这样的声音,我们必须站在全国供需关系的层面来思考问题,在供给过剩的大背景下必须坚定不移,一马当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左顾右盼,不能患得患失。要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全省各级系统要树立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才能把握住事关山西转型发展的机遇。
坚定不移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效益是核心。去年,山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一年内由10%提升到16.9%;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布局上马,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4%。全省工业前年亏损58亿元,去年盈利209亿元,其中非煤工业盈利149.8亿元,增长52.4%。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更好的开展,发展思路才能开拓,内生动力才能不断被激发。
坚定不移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综改试验区建设是纽带。“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西的金字招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转型综改试验区注入了新内涵新活力。我们要持续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开发区改革、财税金融改革、社保改革、投融资改革、生态领域改革和人才工作改革,才能有效破解制约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把金字招牌擦亮用好,让新发展理念在山西更好落地生根,结出更多果实。
山溜至柔,石为之穿。改革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道路上山西坚定了信心,鼓起了勇气。这番改革的事业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需要我们凝结共识聚合力,更需要我们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船已经起航,三晋儿女上下一心破浪前行,直达成功的彼岸。(三晋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