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中央经济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他指出,做好经济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要及时研究重大战略问题,及早部署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一锤一锤钉钉子,直到产生实际效果。
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作为最大的就业容器和创新驱动引擎,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所以说,全面振兴实体经济,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有效切入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实体经济”是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累积的规模总和。现在普遍认为,实体经济的范围是不包括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以外的部分。事实证明,与实体经济相对的虚拟经济虽然“来钱快”,可是风险隐患也极大。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当前我国部分省市居高不下的房价都是很好的例证。因此,从国家层面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对于应对全球经济增速持续减缓带来的严峻挑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山西层面看,“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对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同样意义深远。
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要把握实体经济发展新态势。过去一段时间里,山西实体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忽略了挖掘互联网经济这座“富矿”。当前,互联网基本实现了加遍各行各业。低投入、零污染、高回报,使得互联网成功跻身实体经济的“新宠儿”。
以互联网付费项目来讲,听歌、读书、看视频,既可以选择免费资源,还可以通过付费打赏来获取更多“私人定制”。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仅国内视频网站有效付费用户规模就达到7500万,同比增长241%,是美国市场的9倍。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认为,“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会使得依托于影视剧IP的其他的收入模式,如游戏、衍生周边、乐园等业务收入规模也得到增长。”
当然了,互联网“免费午餐”向收费时代转变,只不过是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冰山一角。根据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印发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显示,国家将大力推动“互联网+养老产业”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在线诊疗、互联网家政、亲情关怀陪护、智能穿戴设备、健康动态检测系统……这些听上去“高大上”的技术和服务,都将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样非常可观。
互联网作为实体经济新的财富源泉,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样是推动山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希望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眼界,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政策支持体系,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互联网经济在我省的强劲发展奠定基础。(朔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