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内,有一件特殊的收藏品:一个长宽各不足半米的玻璃箱内,密密摆放着109枚红色公章。国博副馆长黄振春说,这109枚公章“不仅是政府自我革命的生动见证,更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史的重要文物”。(新京报)
公章代表政府“权力”,每一枚公章都曾是一道通往市场的“关卡”。因此,109枚被封公章进国家博物馆,“不仅是政府自我革命的生动见证,更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史的重要文物”。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是一场政府还政于民的自我革命,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上演的一台以民为本的改革大戏。
眼见109枚被封公章进“国博”,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党中央改革开放、简政放权的坚定决心,更应该充满开拓创新、发展经济的信心。然而,109枚公章只是我国过去一段改革开放历史的证明,政府简政放权、还政于民的“自我革命”并没有终点,执政为民、为民服务依然在路上,永远在路上。
109枚公章进“国博”,首先是一种提示。这些公章曾经“天经地义”地代表着政府的审批权力,2014年9月,在李克强总理见证下,它们被永久封存了起来了,当时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总理掂量着其中一枚铜质公章,颇有感慨地说:“这章做得多结实啊!不知束缚了多少人。”是啊,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的政府是执政为民,政府的行政审批及其任何工作,都是为了服务和方便人民的,而决不能成为对人民的“束缚”。所以,简政放权,还政于民,是深入改革开放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调动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109枚公章进“国博”,是一种警示。各级政府、机关及其领导,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那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要放下官本意识、克服官僚主义,要强化民本意识、发挥服务职能,千方百计地为社会经济发展、为大众创业创新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必须为任一届、造福一方,做到守土有责,有职有位有为,充分认识到,既然简政放权,就要放到底,决不能再变相设“卡”,如用“奇葩证明”束缚人民群众的手脚。同时要认识到,简政放权不等于弱化职能、不管事,而是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群众,决不能当“甩手掌柜”,在一些重大事项上推卸责任。
对简政放权,李克强总理有个形象的比喻:“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事实上,“法治政府”正是李克强总理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之一。他强调,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同时推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这就是简政放权的意义所在。
现在问题是,各级政府、机关及其领导,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转变过来,公章进可“国博”,但政府服务不能“刀枪入库”,而应该更加强。简政放权,根本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质量。现在进“国博”的只是109枚公章,今后还会有,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贾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