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源自网络)
2017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切实办好“六件民生实事”。日期,省长楼阳生深入太原市机关、高校实地调研落实情况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切实办好”“马上就办”,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就提倡的工作要求,强调的是抓落实、讲效率的态度。“六件民生实事”中,无论是残疾康复、“两癌”检查、产前诊断,还是建立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免费职业培训、送戏下乡。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迫切需要的。同时,也是“省委、省政府对特殊群众的特别关爱,必须怀着深厚感情、带着责任担当办好办实。”
古语云:“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只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历史实践证明,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做事情,人民群众就会信任党、拥护党,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能取得成功。反之,则会弊病丛生、丧失战斗力。所以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六件民生实事”马上办好,充分体现了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坚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然而,毋庸讳言,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懒政惰政”“太平官”的现象依然存在,尚没有彻底铲除。有的地方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没有形成热火朝天的干事创业氛围。个别干部缺少干劲怕担责任,满足于眼前状况不思进取。这些错误思想和行为,究其根源,是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发展的根本问题,危害极大。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是推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只有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才能推动历史前进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推动“六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使命。
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与省委、省政府的精神对标,真抓实干、寻找方法、克服困难,力求做到百姓满意。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要完善干部选拔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让实干者受益落后者受罚。要理顺决策过程,加强事前调研和事中事后的跟踪监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在此,与所有山西的改革干将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