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与盈利兼备,行政化与市场化并存,一直都是国有企业的代名词。既追求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又实现调节经济的目标,如“晴雨表”, 似“信号器”,与生俱来的属性让国资国企在经济发展中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承载着经济发展的“使命担当”,但市场峰回路转,瞬息万变,不存在永远的“金饭碗”,国企也需经受起市场的拉练,方可成长。
二月初,山西召开全省国资国企改革部署会议,拉开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大幕,日前,在省国资委会议室,汾酒老总率先亮剑,承诺并签订山西国企改革中首个目标考核“军令状”,作为首位 “改革掌柜”,无疑为国企改革立了一个好头。
正如王一新副省长呼吁:我更希望山西有一批企业负责人沉下心来向着优秀企业家方向前进。山西太需要职业企业家了!
改革站位稳,不摇摆。国资国企改革是三晋综改“重臣”,先行先创,且优且强,既寄托总理的最大关切,也是山西的使命担当。国企国资带头改,转型发展动力强。对国资国企未来而言,在传统与新兴取舍之间,它是一种打破,更将是一种圆满,它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山西品格的闪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怀揣初心,放手一搏,浩宇之下,蓄势前行 。在深改大环境中,稳站位,定格局,扛责任,拿对策, 敢作为,重推进。面对问题不慌,分析问题不晃,解决问题不幌,破国企之困,稳发展之局。
改革思路清,不偏倚。国资国企改革是一场必改、深改、严改、紧改时间战。在国资国企改革中,正确看待“两项清单”,平衡好企业回报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量体裁衣,有的放矢。既不失企业的风度和担当,又不损发展的步伐和力度。思想上“求同存异”,“同”即目标同、方向同、理念同,“异”则是科技异、人才异、创新异,进程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效上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在勤于走出去,善于引进来的同时,既要韬光养晦,砥砺前行,也要胸怀格局,不忘初心。
改革行动实,不务虚。国资国企改革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却一日不可怠。要实改,更要实干。制度落实要实,结构完善要实,约束监督要实,干事创业要实。在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和诸多国企负责人、金融机构负责人的见证下,汾酒集团的率先试水,坚实打响山西国企改革第一枪,山西国企考核、人事制度改革由此破题。要出奇,更要制胜,像“兰花科技”、“媒亮字玩儿双创”、 “太钢造中国笔头”以及最新通过国际认证的“太钢‘人造太阳’板材”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也要多涌多现,直面市场考验。让全省五千余户全资及控股国有企业搭上改革的顺风车,市场中历练培育,定价估值,从而迸发新的发展契机。
如今在全国深改的大环境下,山西国资国企改革正是企业与市场之间一次去行政化,走市场化的深入对接,国资国企与市场需求的一次优化配置。从战略目标、路径、方向的宏观部署,到国有资本投资试点或推开,推进市场化选聘职业总经理等具体工作的微观践行,改革的步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迈进,山西都在用实践履改革之约,用行动守改革之诺。
愿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大业铿锵阔步,应势而出,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同筑三晋福祉,共创国企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