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巴西南美华侨新闻网报道,中国侨网6月16日电的富兰克林中文学校在疫情期间开设了在线课程。在发给家长的课程介绍中,它说:“即使网络课程要扎实地学习,也应该结合多媒体图片、视频和游戏。我相信孩子们会喜欢的。”
"这场流行病使我们与世隔绝,网上课程使我们重新团聚。"富兰克林中文学校的教育主任廖万晶告诉《南美侨报》,“尽管网络教育是所有学校未来需要面对的发展方向,但仍然没有紧迫感。新的皇冠流行病促使我们尽快做出调整和改变。”
当富兰克林中文学校第一次尝试在线课程时,家长们也很担心。廖万晶说:“但现在看来,我们收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一次有益的尝试
受新流行疾病的影响,阿根廷从3月中旬开始实施“国家隔离”,富兰克林中文学校也从那时开始提供在线课程。
廖万静介绍说,在线课程仍然按照学校原来的时间表和链接进行,每周有四节中文课。其中一个讲座是关于汉字,一个是关于文本分析,另外两个是关于文本练习,回答问题和复习。学生在线完成作业,老师在线批改作业。“与真正的课堂不同,学生们每周六都在固定的时间集中精力学习。在线课程在时间上更加灵活,课程解释和练习分散开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新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如视频、课件、图片等。以廖万晶为例,他用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象形文字的演变,并把每个字符组成一个故事。“通过丰富的形式,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被点燃。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室设计。例如,我将通过沙漏来控制时间,以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紧迫感和兴趣。”
在实践过程中,廖万静承认网络课堂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很大的限制。例如,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会问问题或提醒分心的学生,但在线课堂无法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
尽管有利有弊,廖万晶仍然认为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我们会进一步考虑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越来越多人学习中文
“汉语教育随着海外华侨的脚步而发展,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廖万晶认为,“新皇冠疫情就像一场‘演习’,它让我们更有信心应对突发事件。”
廖万晶出生并成长于中国上海。她是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她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在阿根廷教学生中文。
廖万静说,富兰克林教育学院成立于1994年。当时,学校主要为中国学生提供托福、SAT等英语语言和科目考试培训,帮助他们在美国学习。廖万晶2000年来到阿根廷时,学校只有两个中文班,共有17名学生。
在过去的20年里,“富兰克林语言中心中文班”已经成为“富兰克林中文学校”,并开设了分校。廖万晶的感觉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学习中文。她的分析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自然愿意把他们的孩子送到中国学校。另一方面,阿根廷与中国的接触正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因为工作或旅游需要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学习汉语。例如,当地机车公司从中国进口机车,相关人员将学习中文,以方便中国工程师的接待和技术交流,其中技术词汇成为学习的重点。
许多在阿根廷的华侨仍然希望他们的孩子能上大学或在中国发展,所以他们非常支持他们的中文学习。廖万晶认为,学习汉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还包括将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和其他课堂秩序融入教学。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他们将有讲故事,课本表演,辩论比赛和其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作为一名教师,廖万静很高兴她的学生长大后能利用业余时间在中国的学校教书。"这种传承将为中国学校注入持续的力量和活力."
廖万晶预计,未来在线教育方式将补充传统的线下课程,为旅途不方便的学生提供更多便利。忙碌的父母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的孩子,一起成长和学习.在阿根廷,学生学习中文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一代一代传下去。(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