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记者许婧)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起的“让上海成为你的家”海外留学生特别全球现场对话,6日晚在北京站等网络平台上举行,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近年来,上海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系和机制,完善海外人才政策体系,努力使上海成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地之一。据统计,上海已有16万名海归。
当晚,上海市人民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永峰为“留在上海”品牌做了“现场直播”,用温与力的语言生动诠释了“留在上海”的精神内涵。据说“留在上海”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海外学生,第二层意思是希望大多数海外学生选择上海,像上海一样,来上海扎根。上海最大的特点是平台。上海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可以与国际顶级城市相媲美。这群留学生已经积累了国际视野、思维和视野,掌握了国际通用的惯例和规则,能够熟练使用国际语言,与上海非常匹配。目前,上海正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渴望和欢迎海外学生。
“我有无数次离开上海的机会,但最终我成了一名上海人。”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泓教授当场直接登广告“留沪”。
张文泓在分享海外学习访问和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时说,“上海给我带来了各方面最大的安慰。对于海外人才来说,上海将是一个值得拥有的城市。”由于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共同合作和防疫团队的相互包容,上海的防疫运动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同时,他说,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上海公共卫生体系的过程中,欢迎更多的海归参加。张文泓还就预防和控制疫情、是否回国、如何回国以及海外学生关心的其他问题提供了专业建议。
科技创业代表、神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通过自己回国创业的经历,展示了上海在城市精神和商业环境方面对企业家的吸引力。他赞同“模式、协调和实施”这六个字的格言,以及以同样的频率与国家产生共鸣的重要性。他期待着在上海与更多的归国人才一起创造“中国人的爱之梦”小瑶山是新兴产业的代表,也是广受欢迎的b站站长,他用自己的职业选择和个人经历来说明,归国留学生可以在各行各业为祖国服务。留学生代表、诚实的志愿者曹媛媛真诚地分享了他在临近毕业时的困惑和焦虑,以及他在求职过程中通过“留在上海”品牌活动获得的支持和帮助。
“留在上海”系列活动是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致力打造的海外人才工作的经典品牌。在“国际视野、城市精神、人才价值、加快创新”的导向下,关注海外学生和海外人才的思想、想法和期望,如海外人才落户和居留许可等人才政策,为海外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第一桶金。最新信息,如留学生创业园、最新职位、职业咨询、风险投资、风险导师等。将努力提供“政策供应站”、“资源中心”的一体化立体服务
为了回应海外学生和人才的普遍关注,更好地营造新形势下上海吸引人才和吸纳人才的氛围,此次活动以一种新的形式开展,受到了新时期海外学生的广泛欢迎。许多海外留学生和海外人才代表与国内外网民“面对面”互动,也拉开了2020年“留在上海”系列海外人才品牌活动的序幕。2020年全年的活动包括直播、圆桌论坛、合作与签约、专业会议、海外创业项目路演等,将上海海外人才工作推向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