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意大利《新欧洲侨报》报道,米兰当地时间5月18日开始逐渐恢复工作。根据几天前意大利舆论预测的数据,根据政府指示,60%的企业应该在当天恢复工作。
在中国人集中的米兰周边地区,中国商店的开店率不低于60%,一些行业如普龙托MODA和皮包批发达到90%。五金、百货和珠宝批发行业的开工率相对较低,不到一半。中式小吃店更加活跃,已经像各种食品店一样经营了几天。米兰中国街的久彬酒店于5月4日恢复包装,并准备开门迎客。许多其他餐馆正在打扫卫生,准备用新的手势迎接客人。
记者发现,与中国街上的中国商人相比,郊区吉拉尔索尔购物中心的中国批发商店的开店率更高。
一家酒吧的老板说,18日最大的不同是与前几天相比,客人数量明显增加。
街上的人们戴着面具。在酒吧、手机商店、超市、大型批发商店和其他商店前,客人们在一米多的距离排队。消毒剂和一次性手套通常放在商店前面。
在采访中,一位年轻的时尚服装批发老板胡说,那天早上他来开店打扫卫生时,已经接待了三位顾客。“我们有一些老客户想补充库存,所以我们今天约好开门提货,”胡说。即使在流行期间,生意也没有完全停止。一些客户在网上销售,生意做得很好。顾客想要货物时会打电话给他。
据了解,虽然许多企业大门紧闭,但门上的电话号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中国商人和顾客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种流行病并没有完全阻碍商业的发展。
许多人认为流行病时期应该是企业濒临死亡的“寒冬”。然而,伦巴第的商业统计数据显示,在疫情关闭期间,近3000家新公司注册并开业,它们活跃在网上购物、防疫材料和其他科技领域。
当被问及开业后是否担心被感染时,胡说,他们在家里等了三个月,疫情高峰已经过去,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疫情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才能消除。现在每个人都注意保护。他们必须戴口罩,消毒,防止客人聚集,所以不会有问题。
米兰朱华中心和米兰华侨工商会的办公室仍然照常向公众开放。中心执行主任周和办公室主任朱仍然坚守在办公室,接听需要帮助的同胞的电话,为他们送去中药等防疫物资。在回答近期试复工期间中国感染人数是增加还是减少的问题时,他们表示,中国感染人数有所减少,紧张局势也有所缓解,防疫意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