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隆坡1月16日电春节即将来临,马来西亚的许多中国家庭正在享受新年蛋糕的香味。
Dora,马来西亚著名华裔作家,开玩笑说,从冬至开始,各种社交媒体团体都被朋友们“烘干年糕”的照片所屏蔽。
马美云,住在槟榔屿,新年后开始做年糕。作为第四代中国人,她告诉中国新闻社,马来西亚年糕保留了中国风味,充满了独特的“椰风香蕉林”风格。
马美云自2006年开始制作年糕,他说马来西亚年糕除了糯米和白糖等传统材料外,还包括33,354片香蕉叶,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
Mamayun说香蕉叶被用作制作年糕的“杯子”(模子),这是制作马来西亚年糕的关键。
首先,香蕉叶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尤其是山上的野生香蕉叶。
第二,生香蕉叶应该用火烘烤,直到叶子变软。马美云说,蒸年糕时烤香蕉叶不会碎,只有烤香蕉叶才能使准备好的年糕充满香蕉叶香味。“对马来西亚华人来说,这就是‘年’的味道!”
“香蕉森林”和“椰风”。马美云说,吃马来西亚年糕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蒸米糕片,然后用椰丝裹起来。
朵拉还说,沾有盐的新鲜年糕和椰丝让人“渴望切一块尝一尝”。
朵拉告诉记者,除了新年蛋糕,马来西亚华人还混合东南亚风味制作了——块炭烧饼干。这种甜蛋糕的制作方法是将米糊、椰子糊和鸡蛋与适量的糖混合,搅拌成糊状,然后在炭炉上烘烤。这种年糕还有一个特别浪漫的英文名字——“情书”。朵拉说年糕的美味和甜味象征着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友谊。
然而,无论当地风味如何融入食谱和饮食方法,年糕对马来西亚华人的意义不会改变。
马美云回忆说,蒸年糕从孩提时代起就是一个“神圣的事件”。每当东北风在他们居住的小村庄吹来,祖母就会拿出年糕、大蒸笼、白布等的模子。让妈妈和阿姨把它们洗干净。他还喊叔叔去砍木头,“木头不要太小,一定是一根大约七八英尺长的树干。”
午夜将年糕放入蒸笼时,马美云的祖母会在炉盖上系几个石榴和一个红包,以赢得一张幸运的嘴。蒸年糕需要12个小时,马美云的叔叔经常一整夜都要加水和木柴。
蒸年糕掀起白布时,对马美云一家来说是最紧张的时刻。如果温度足够的话,白糯米糊会变成棕色并发出金色的光泽。马美云说,当时香蕉叶和甜糯米的香味被释放出来,让整个村子洋溢着“春天的味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糕仍然是马来西亚华人家庭不可或缺的“新年风味”。马美云告诉记者,在过去的几年里,不管市场情况如何,他的年糕生意一直相当红火,在过去的10天里已经预订了近4000个年糕。
朵拉永远不会忘记她母亲在春节期间对年糕的祝福,“吃年糕让一年更美好”。她说,无论年糕的味道如何变化,“新年吃年糕很重要”,这代表了马来西亚华人对新年的良好期待。(中国新闻社记者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