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枫镇永丰村有一位走在扶贫第一线的优秀学生。毕业于厦门大学的李海燕不仅是一名党员、瑞昌市人大代表、村干部,还是一位妻子和母亲。尽管李海燕有不同的身份,但他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以勤奋、真诚和毅力坚持走扶贫之路,始终“芳香四溢”。
她坚持支持自己的抱负,并深入挖掘减贫和脱帽的“精神源泉”。帮助穷人不会帮助懒惰,但是帮助穷人不会帮助懒惰。在她的日常访问中,李海燕总是喜欢和贫困家庭聊天。当她发现村里有些贫困家庭有劳动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她没有外出工作时,她深感忧虑,因为她知道只有勤劳的双手才是摆脱贫困和摘下帽子的不竭动力。因此,她调动了自己的网络资源,积极为贫困家庭寻找合适的工作。尽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贫穷的周信三还是在东莞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且用自己的努力在瑞昌的一个更好的地方买了一套令人满意的新房子。贫困家庭周庆日与当地先进工作者一起工作,年收入近6万元。2016年,全家率先脱贫。
她坚持支持和丰富“就业土壤”。走进永丰村扶贫车间,车间里熙熙攘攘,这个小小的扶贫车间正是李海燕和村两委为精确扶贫而抽取的水源。经过走访和聊天,他们发现村里的农民工蔡灿平打算回老家创业。他们很快联手,帮助落实了车间现场,并积极为他申请相关扶贫政策,使形式灵活、流程简单、收入可观的扶贫车间落户永丰村。在这个“梦想工厂”里,那些不能外出工作的穷人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变得富有,并且实现了他们脱帽过上舒适生活的伟大梦想。
她坚持要帮助这个行业,并建立一条“坚固的防线”来保护它。李海燕始终坚信,底线保护是准确减缓贫穷的底线。在扶贫过程中,她始终特别关注对扶贫的保护,渴望让每一个贫困家庭都不至于在底线保护上落在后面。经过多次探访,她得知一个贫困家庭的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她从未申请过残疾证明。于是她带着这对夫妇去九江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残疾鉴定。确认身份后,她带他们去旬阳大厦散步。残疾评估完成后,后续援助不应落后。随后,李海燕迅速帮助他们办理残疾卡和慢性病卡,并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使户主能够在家工作。在今年新流行的肺炎期间,他还申请了家庭福利岗位,以预防和控制责任。目前,农民工每月60元的伤残津贴、免费治疗药物和相对稳定的收入束缚了家庭的安全网。
迎迎蜡烛,决战脱贫;微香,打造梦想小康。2020年已经接近中点,扶贫之路还有一公里。李海燕不会失去信心和决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第一心,牢记党员的使命,履行代表的职责,写下在反贫困斗争中的艰苦奋斗,与贫困群众共享全面小康社会的阳光。(高枫镇宋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