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夏雨过后,陈钊镇大河塘村红豆杉种植基地的空气格外清新。四五个村民一个接一个地来到基地,熟练地修剪紫杉幼苗的枝叶。“只要基地有工作要做,我就会过来做事。我们也在努力种植红豆杉,双方都有收入。”村民周作明说:
红豆杉是一种稀有的天然抗癌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2011年,瑞昌市南方红豆杉自然保护区被提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大河塘村是南方红豆杉生长的中心区域。“今年村里新转移的570亩土地将用于人工种植红豆杉。大部分幼苗将出售给九江的当地客户。”村党支部书记柯恒河介绍。
这只是瑞昌推广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瑞昌市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大力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加快填补“三农”领域的优秀短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升级,打好“三张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走向农村“绿色富美”。
共同发展拓宽扶贫增收之路
“该公司始于去年8月,当时生产了25万袋蘑菇,并打开10万袋来生产蘑菇。今年4月,生产了7500公斤鲜蘑菇,销售收入超过12万元。预计全年生产秀珍菇60-80万包,年产秀珍菇20万公斤,销售额350万元。”5月26日,负责镇秀珍谷基地生产的村党支部书记夏作了介绍。
自去年以来,夏凡领导村庄从单一开发转向联合开发。全镇12个行政村联合成立公司,利用闲置工厂发展食用菌产业。吴荣华是小桥村的一户贫困户,在秀珍蘑菇基地当警卫。他说:“固定工资每年能达到16000多元,摆脱贫困后的日子越来越好。”
农业是农村振兴的基础。我市以“增值竞争市场,一镇一园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为核心,从常规中寻找特色,注重品种、质量和品牌深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
瑞昌市结合实际,集中资源,整合资金,重点发展山药、禽蛋、大米、茶叶、油茶、水产品等六大农产品,促进红薯、中药、优质果蔬等产业全面发展,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强化管理主体,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其中,山药是瑞昌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上乘,信誉广泛。它在去年的中国品牌商标博览会上获得了金牌。溢香禽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正在“线上和线下”蓬勃发展。池湖等河流、湖泊、水库水面宽阔,发展水产品具有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
全市将严格执行“米袋子”和“菜篮子”责任制,促进稳定粮油生产,增加收入,恢复生猪生产和饲养。继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一乡一园”,努力建设九江市级以上五个新型农业示范园区。以胡赛等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加大农业投入,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同时,我们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据南阳垃圾处理站管理员杜晓华介绍,南阳市已经设立了专职垃圾处理站管理员,负责垃圾分类站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并有两名垃圾分类人员负责收集家中的可堆肥垃圾。收集的可堆肥垃圾经餐厨垃圾微生物处理器回收后,可制成生态有机肥投入农业生产。目前,该设备每月可处理约12吨厨余垃圾,每天可处理约500公斤。它可以一天收集两次,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瑞昌市将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改善村庄面貌等专项行动,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积极开展三年行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农村污水深度处理。继续推进林长、河长、湖长制度,加强河湖保护,完成造林绿化任务。坚持城乡卫生一体化,继续扩大垃圾分类试点覆盖面,力争半数以上的乡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
城乡一体化使农村生活更美好。
高峡新农村建设工地高枫镇高枫村,毗邻省道李钊线。该村北部的土地已被转让,以建立一个莲藕和莲子种植基地,在该村南部的河田已建立了一个油茶种植基地。南北呼应,夏季荷花,冬季山茶花。在工业的繁荣带动居民收入的同时,它也与整个自然村的文化景观一起形成了一个适合居住和工业的自然环境。
为了启动新农村建设,高峡的所有村民都表示赞同,并积极参与村庄改造。拆旧建新,实现统一风格、统一色彩、统一瓷砖的“三统一”。同时,聘请九江市规划市政设计院人员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标准规划建设。选择精细管道施工,采用A2O处理工艺,日处理污水10吨。
今年,我市将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巩固城乡交通和供水一体化,努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争取舞阳高速公路瑞昌段早日开工,加快下巢湖大道和李钊线示范路建设,完成10座农村危桥和5.5公里县道升级改造,实施206公里县道和乡道应对安全风险。加大城乡水利设施投入,启动横岗中型灌区改造、胡赛大堤加固和山塘改造。继续推进“安全食品下乡”,努力实现城乡食品质量一体化。
天空是蓝色的,水是蓝色的,青山绿水。房子前面和房子后面的花像锦缎一样。初夏,美丽的图画在瑞昌市的村庄里展开。(雷绵红、柯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