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一个经济论坛上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冲击。这场危机已经超出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范围。因此,在选择宏观调控政策时,单纯增加供给侧调整和逆周期调整不足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篇演讲一方面表达了许多人的担忧;另一方面,这也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支持经济复苏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新的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由于海外疫情形势依然紧张,许多国家采取了“封市”甚至“封国”措施,导致我国大量出口型企业订单中断,部分企业复工后不得不停工。更严重的是,即使未来中国以外的疫情得到控制,中断的工业和贸易链也有可能重组。我国这些外向型企业能否“恢复领先优势”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疫情爆发后,为了促进企业重返工作岗位和恢复生产,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虽然这些支持政策是密集的,但它们大多遵循在疫情爆发前已应用多次的政策。正是因为这些政策已经使用了多年,它们实际上产生了一种递减效应,在多次使用之后,可供继续使用的空间正在缩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采用“堆叠策略”和进一步增加爆发前的常规策略,很可能很难实现预期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近日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优化和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恢复工作和生产的条件,抓住机遇,理顺产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循环。本次会议提出的“三个周期”准确地确定了疫情爆发后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的新障碍和新痛点,指出了当前恢复生产工作必须把握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恢复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剩余的全文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一个经济论坛上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冲击。这场危机已经超出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范围。因此,在选择宏观调控政策时,单纯增加供给侧调整和逆周期调整不足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篇演讲一方面表达了许多人的担忧;另一方面,这也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支持经济复苏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新的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由于海外疫情形势依然紧张,许多国家采取了“封市”甚至“封国”措施,导致我国大量出口型企业订单中断,部分企业复工后不得不停工。更严重的是,即使未来中国以外的疫情得到控制,中断的工业和贸易链也有可能重组。我国这些外向型企业能否“恢复领先优势”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疫情爆发后,为了促进企业重返工作岗位和恢复生产,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虽然这些支持政策是密集的,但它们大多遵循在疫情爆发前已应用多次的政策。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采用“堆叠策略”和进一步增加爆发前的常规策略,很可能很难实现预期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近日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优化和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恢复工作和生产的条件,抓住机遇,理顺产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循环。本次会议提出的“三个周期”准确地确定了疫情爆发后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的新障碍和新痛点,指出了当前恢复生产工作必须把握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恢复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一方面,政府当然要继续做好财政和货币政策工作,使中小微型企业保持活力;另一方面,按照中央政府提出的“三个周期”的要求,加大援助力度。“产业循环”是指确保原材料的“路线”和产品的“方式”能够畅通,使企业能够转危为安。“市场周期”是指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并有市场。“经济社会周期”是在保证企业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的基础上为居民就业提供基石,使居民能够保证基本收入。
要实现“三个循环”的目标,单靠单个企业的力量是很难的,更需要政府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用“看得见的手”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虽然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在中国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国家能力的优势,利用其行政权力做一些事情,使经济和社会中运行的列车不会在国内经济和社会受到流行病破坏、市场在短期内出现失败迹象的时候“停下来”。
鉴于目前恢复工作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地方政府需要将援助企业的重点转移到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工业交流上来。特别是在当前海外疫情未得到缓解、进出口渠道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或实现产品转型,使行业、市场和经济社会顺利实现“内部流通”,确保企业复工后有工作可做。只要企业的机器还在运转,员工还能继续工作,他们就能顺利度过目前的困难,并在未来“带着饱满的血液回到生活中来”。
(责任编辑: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