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与疾病的战斗,是对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严峻考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防控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调查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疫情的可追溯性和监测。稳定居民消费,发展网络消费,扩大健康消费。充分发挥我国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方面的优势,是赢得疫情防控斗争全面胜利的重要方面。
“实时在线”是目前我们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17年前非典爆发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只有5910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各种社交、电子商务和娱乐应用软件被广泛使用,加速了线上线下生活方式深度结合的实现。在这一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信息公开、疫情监测和民生保障创造有利条件,为探索和推进疾病防控体系现代化积累经验。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有效提高信息透明度。面对重大疫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地回应群众关切,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减少谣言等虚假信息的传播空间,更好地维护社会整体稳定。一段时间以来,相关部门和机构及时发布了关于确认、疑似、治愈和死亡人员的数据。一些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可视化技术的优势,推出了“实时疫情动态”、“疫情地图”、“共乘病人查询系统”和“发热门诊地图”等产品。在普及科学防护知识的同时,有效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有效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有效地帮助监控疫情。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根本措施。疫情发生在春节返乡、节后复工等人口大流动的节点,给疫情防控带来严峻考验。如何做好对外防进口和对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尽可能切断传染源,需要做好人员状态监测,尽可能控制疫情蔓延。互联网和大数据作为信息工具的应用,可以建立全国统一、全面的监测预警系统,便于政府部门和居民个人实时掌握疫情的传播情况。前几天,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卫生委员会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开发推出的“近距离接触仪”(公开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剩余全文
疫情防控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与疾病的战斗,是对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严峻考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防控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调查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疫情的可追溯性和监测。稳定居民消费,发展网络消费,扩大健康消费。充分发挥我国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方面的优势,是赢得疫情防控斗争全面胜利的重要方面。
“实时在线”是目前我们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17年前非典爆发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只有5910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各种社交、电子商务和娱乐应用软件被广泛使用,加速了线上线下生活方式深度结合的实现。在这一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信息公开、疫情监测和民生保障创造有利条件,为探索和推进疾病防控体系现代化积累经验。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有效提高信息透明度。面对重大疫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地回应群众关切,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减少谣言等虚假信息的传播空间,更好地维护社会整体稳定。一段时间以来,相关部门和机构及时发布了关于确认、疑似、治愈和死亡人员的数据。一些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可视化技术的优势,推出了“实时疫情动态”、“疫情地图”、“共乘病人查询系统”和“发热门诊地图”等产品。在普及科学防护知识的同时,有效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有效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有效地帮助监控疫情。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根本措施。疫情发生在春节返乡、节后复工等人口大流动的节点,给疫情防控带来严峻考验。如何做好对外防进口和对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尽可能切断传染源,需要做好人员状态监测,尽可能控制疫情蔓延。互联网和大数据作为信息工具的应用,可以建立全国统一、全面的监测预警系统,便于政府部门和居民个人实时掌握疫情的传播情况。前几天,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卫生委员会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开发推出的“近距离接触仪”(公开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有效服务于民生。食物对人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疫情爆发前。日用品、温水和电,千方百计保障千家万户的生活,可以为防疫和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网上方式购买物品和材料以及远程办公是有效解决这一流行病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的有效手段。一段时间以来,政府事务、医疗、教育等行业疫情服务的在线应用和用户数量快速增长,有效匹配了家庭隔离等应急措施。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网络教育等互联网应用满足了特殊时期人们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信息化是社会物质文明的生动体现。疫情防控实践中的信息参与必将促进社会应急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