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指导新一轮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调研中指出,疫情越多,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越重要,特别是要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发展的基石,社会稳定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认真稳妥地应对疫情,确保防控工作不断取得积极进展。随着工作和劳动的回归,新的冠状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将会十分突出。疫情对餐饮、旅游、娱乐、交通等第三产业就业影响最大,对第一、二产业影响最大,对消费、投资、进出口增长压力明显。要从整体上搞好“六个稳定”,首先要稳定就业。目前,宏观管理部门和各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企业重返工作岗位,恢复生产,协助企业稳定岗位,以应对疫情期间和之后就业市场可能出现的复杂困难局面。现在有必要加紧努力,采取更多措施,以实现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是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为准确的就业形势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经济结构来看,在城镇就业中,仅私营企业和个人就占了55%以上,而在第三产业中,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的数量接近该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0%。从就业群体来看,农民工、小微企业员工、灵活工资制员工、大学生等都值得特别关注。从时间上看,短期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总量的减少,这将影响中长期的就业总量和增量。从区域分布来看,有效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地区。因此,监测的重点应是按分类、行业和地区进行跟踪观察,并综合考虑疫情造成的失业率和失业周期的变化、关停企业员工的状况、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行业的繁荣和就业环境的变化等。只有准确、客观地评估就业的演变趋势,才能实施正确的政策。
第二是实施一揽子反周期控制政策,如已经推出的金融、金融和就业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重点行业的小微企业应优先暂停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并根据其财务状况提供财政补贴、社会保障退税或税收和社会保障减免。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适当降低工资税负担,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减免一定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在金融政策方面,要在专项防控期间保持银行体系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和中长期贷款力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结合发行专项债券,采取更加便利的措施支持金融机构在防控期间发行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和短期融资券。在就业政策方面,鼓励灵活就业,多渠道创新就业服务模式。例如,一方面,鼓励雇主采用网上招聘、网上双选会议、语音和视频面试等网上方式开展招聘工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用于及时发布企业招聘、复工、就业动态等信息,以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剩余全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指导新一轮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调研中指出,疫情越多,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越重要,特别是要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认真稳妥地应对疫情,确保防控工作不断取得积极进展。随着工作和劳动的回归,新的冠状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将会十分突出。疫情对餐饮、旅游、娱乐、交通等第三产业就业影响最大,对第一、二产业影响最大,对消费、投资、进出口增长压力明显。要从整体上搞好“六个稳定”,首先要稳定就业。目前,宏观管理部门和各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企业重返工作岗位和恢复生产,协助企业稳定岗位,为疫情期间和之后就业市场可能出现的复杂困难局面做好准备。现在有必要加紧努力,采取更多措施,以实现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是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为准确的就业形势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经济结构来看,在城镇就业中,仅私营企业和个人就占了55%以上,而在第三产业中,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的数量接近该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0%。从就业群体来看,农民工、小微企业员工、灵活工资制员工、大学生等都值得特别关注。从时间上看,短期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总量的减少,这将影响中长期的就业总量和增量。从区域分布来看,有效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地区。因此,监测的重点应是按分类、行业和地区进行跟踪观察,并综合考虑疫情造成的失业率和失业周期的变化、关停企业员工的状况、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行业的繁荣和就业环境的变化等。只有准确、客观地评估就业的演变趋势,才能实施正确的政策。
第二是实施一揽子反周期控制政策,如已经推出的金融、金融和就业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重点行业的小微企业应优先暂停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并根据其财务状况提供财政补贴、社会保障退税或税收和社会保障减免。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适当降低工资税负担,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减免一定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在金融政策方面,要在专项防控期间保持银行体系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和中长期贷款力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结合发行专项债券,采取更加便利的措施支持金融机构在防控期间发行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和短期融资券。在就业政策方面,鼓励灵活就业,多渠道创新就业服务模式。例如,一方面,鼓励雇主采用网上招聘、网上双选会议、语音和视频面试等网上方式开展招聘工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用于及时发布企业招聘、复工、就业动态等信息,促进劳动者与用人企业的准确对接。另一方面,针对疫情稳定后可能出现的就业需求反弹,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工作。这三项政策的核心是保护企业,保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
第四是要坚信稳定的预期,坚信中国市场的韧性和就业市场可以开拓的空间。目前,在传统产业受到挤压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网上教育、跨境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创新方式得到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展现出更大的发展机遇。新的消费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继续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潜力,必将开辟各种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的就业空间。这种流行病对中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和结构性的,我们不需要被短期的困难和问题吓倒。拥有近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和40%的储蓄率,只要中国经济的总体逻辑和趋势长期不变,由此释放出来的新兴消费潜力和投资增长动力,不仅将为当前防控疫情的坚决胜利提供坚实支撑,还将创造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责任编辑:段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