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其发展程度是现代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为坚决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抓住当前服务业经济发展新趋势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新的战略机遇,突出省会责任,建设“实力南昌”,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优势结构、质量提升和规模扩张,我市决定开展现代服务业优质发展十大促进行动,并发布《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发展目标:
打造国际旅游消费目的地和国际品牌消费聚集地
《方案》定义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确保服务业增加值3000亿元,力争实现3300亿元,占全省服务业的24%;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600亿元,力争达到3000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区域金融、物流、创意、消费和运营中心已初具规模,服务业总体规模和质量效益有所提高。
到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超过4500亿元,占全省服务业的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突破4000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招商局引进国际顶级奢侈品牌的高端商业综合体,初步建成国际旅游消费目的地和国际品牌消费集聚地,基本建成区域金融、物流、创意、消费和运营中心。
主要任务:
现代金融促进行动
关键词:金融机构介绍,绿色金融,“杜鹃花行动”
我市将以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为目标,推进重点总部、投融资和金融后台项目向红谷滩集中,建设金融后台基地、金融大数据中心和投融资平台集聚地,打造全省金融发展增长极。我市将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落户,不断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和发展绿色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绿色信贷资产的流通和证券化;大力推进企业“营山红”上市,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全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关键商业圈的推广
关键词:加快“1 4”商圈功能提升
据介绍,我市将编制《南昌市“十四五”商业网点规划》,重点关注立体布局空间、功能定位差异化、商业文化本土化和业态发展国际化,加快“1 4”商圈功能升级,打造“中国式”商圈布局。
我市将着力提升“滕王阁金圣塔万寿宫”核心商圈:强化“寻根寻踪”特色,聘请国内知名制作团队打造国内一流实景演出,举办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诗、书、画、文展览,提升滕王阁古文化主题板块;通过制作节日、讲故事、拍电影、品尝美食,借鉴神话道教传说,打造以“许真君”为主题的系列品牌活动,宣传长生殿的传统文化主题。展览以庙会和餐饮为特色,集中展示了南昌古老的传统民俗和民间道教文化,并在金圣铁塔上宣传了民俗文化的主题。以红色文化和现代商业文化为特色的八一亭红色文化和胜利路商业文化段将得到提升。
同时,我市将加快八一广场中山路商圈的推广:实施商务化
此外,我市还将着力提升商业综合体的内涵,提升商业业态,重塑品牌,促进智能化、品质化和差异化发展。以龙头企业和顶级品牌为重点,招商引资,引进1-2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的高端商业综合体,引进青山湖西岸、瑶湖、东高铁站的区域、体验、主题综合体。加快苏宁广场、莱蒙市、华润万家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新城市商业地标;紧密结合市民的艺术、人文、娱乐、健康等体验消费需求,结合历史沉淀和未来趋势,加强综合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构建商业生态链,促进集聚和协同效应,促进城市现有27个商业综合体的升级改造。
智能物流推广行动
关键词:商业智能和物流领域的“03特别”活动
我市将建设区域性智能机场物流中心,加快建设湘唐陆港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高效的气、铁、水、陆有机结合的物流基地。我们将重点实施商务智能物流领域的“03专项”活动,重点关注六大领域:冷链、物流仓储、商务物流园区、城乡配送平台、图书配送、医药仓储。提高交通组织保障水平,重点推进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工作,发展连锁企业统一配送、零担运输土地配送、线上线下统一配送、农村终端配送四种城乡配送智能物流模式,疏通流通静脉,提升城市功能。
夜间经济促销
关键词:推进夜市街区和夜店建设
此次行动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看南昌美丽的风景,尝南昌美食,看洪城商圈,欣赏张羽文化”的夜间购物区,以吸引当地人,留住外国游客。我市将重点推进东湖区福州路酒吧夜市街、董烨湖百花洲鲁文夜市街、西湖区黎朝阳夜市、红谷滩新区万达金街、金凯区紫晶夜市五个市级高档夜市街区的建设,成为夜市街区的新地标。培育和建设120家各类夜店(夜店);全面提高已开业的20个夜市街区的质量,不断优化周边服务设施;围绕“八一南昌”队的主场比赛、夜间体育比赛和健身锻炼,创造竞争经济;升级建设滕王阁夜游表演项目,开发“夜宴、夜游、夜购、夜游、夜读、夜宿、夜练”新业态,打造人气“网红”打卡场所。
优质展览推广行动
关键词:创建和培育“会展业”项目
我市将引进1-2个大中型展览场馆和顶级专业展览公司,举办高水平的大型国际展览和世界级节庆活动。聚焦全市“4x”产业,继续建设和培育“会展产业”项目,办好世界虚拟现实产业大会、南昌(世界)飞行大会、世界绿色发展投资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南昌国际汽车博览会等品牌展会活动,积极推动世界中医药大会落户南昌,打造南昌会展名片,提升展会质量。
促进商品市场
关键词:商品市场退到郊区
我市将在2020年加快新洪城市场开放,优化新市场空间布局,规范经营秩序,确保新老洪城市场平稳有序过渡,加快1000亿级商品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向郊区撤退,建设高标准农产品集中展示交易中心
我市将设定“居民步行5分钟到便利店,10分钟到超市和餐馆,15分钟到购物中心”的目标,建设社区商务中心。同时,引进7-11、罗森等国际知名便利店品牌,推进100家无人便利店、100家南昌瓦罐汤专卖店、150家社区生鲜便利店建设,为社区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提升社区商务的信息化、标准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
新服务经济促进行动
关键词:建设特色新经济园区,培育引进平台企业。
为促进线上线下交通、新零售平台和产品供应链的有机融合,我市将建设东湖区王鸿经济产业园、西湖区交通经济产业园、青山区交通经济产业园、新建物联网特别产业园、高新区5G虚拟现实特别产业园、红谷滩新区金融产业园、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特别产业园等特色新经济园区。根据情况发展“美国”经济、“家乡”经济、“最”经济、“王鸿”经济、“时代”经济等交通经济新形式和新模式。此外,我市还将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细分领域竞争力强的平台企业,引进一批服务能力突出、商业模式成熟的综合平台企业,加快提升滴滴江西总部等重大平台项目的区域辐射能力。
幸福产业的推广
关键词:旅游产品,文化品牌
我市将建设南昌旅游集散中心,总体目标是为文化旅游产品创造“吸引力”。加快建设南昌汉代海府侯国家遗产公园,力争2020年开放公园,欢迎游客;深入挖掘“八大山人”的文化品牌,计划在胡美建设王阳明纪念馆。升级王腾馆、秋水广场、第一条河两岸的灯光表演和休闲设施,由湖泊营造亲水的江湖休闲观光带;推进万里、安义杨康集聚区建设,推进养老与医疗、体育、旅游一体化。
整合、创新和推广
关键词:虚拟现实科技创新城、中医药科技创新城、绿谷生产城综合体
为了实现生产与城市发展的一体化,不断推进消费创新,我市将重点建设虚拟现实科学城、中医药科学城和绿谷生产城综合体。
我市将着力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化建设,推进生产、生态、消费一体化发展,加快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示范体验中心、协同发展中心、资源交易中心、教育培训学院建设,促进虚拟现实产业链集聚发展,打造世界级虚拟现实产业高地。坚持医药营养一体化,建设中医药研发孵化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和公共研发服务中心,吸引中医药研发机构落户,成为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中医药谷”。推进南昌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绿谷生产城市综合体。
保障措施
成立领导小组构建决策机制
我市将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首的推进现代服务业优质发展十大行动领导小组,构建现代服务业重大工作、重点项目和重要政策的高层决策机制。各县、区、开发区和新区将建立相应的领导和决策机制,确保十大行动和任务的落实。
建立工作促进机制完善考评体系
为了公关
我市将积极推动夜市居委会商户和企业自发成立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在行业自律、居委会运作、业态调整、组织活动、理念创新等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疏通政府、行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解决企业和行业面临的难题,实现夜间经济市场主体的发展,打造鸿城“夜间变好”的街巷,繁荣南昌夜间经济。
建立定期监测和评估机制,疏通投诉举报渠道
我市将建立重大信息公示和违法违规记录制度,完善失信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营造自觉守信的社会环境。建立全市服务业发展环境定期监测和评估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高投诉调解成功率和公众满意度;优化和减少对企业装修、户外宣传营销等事项的审批,放宽对户外店铺招聘和场外推广活动的限制,实行审慎和包容的监管;积极推广新的消费模式、新形式、新趋势,倡导科学、文明、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现代服务业优质发展的十大促进举措
现代金融促进行动
关键商业圈的推广
智能物流推广行动
夜间经济促销
优质展览推广行动
促进商品市场
社区商业促进行动
新服务经济促进行动
幸福产业的推广
整合、创新和推广
(南昌日报记者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