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万
“继承节俭美德,实践“光盘行动”;增强健康意识,推广公共筷子和勺子;实践绿色概念和快速野生动物……”3月底,省政府、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文明用餐行动”倡议书》,号召全省广大群众养成使用公共筷子、文明饮食、健康生活的日常习惯。
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随着防护意识的提高,人们的健康习惯得到了重塑。戴口罩、勤洗手、通风不聚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自觉行为。在“后疫情”时期,如何以防控疫情为契机,唤醒公众文明共识,延续良好习惯,成为各地区的“共同问题”。
从实行单独用餐制度到推广使用公共筷子和勺子,一个文明的餐桌正在形成。
南昌发布了“供应筷子和勺子”的公益广告,直观生动地传达了文明用餐的理念。赣州市烹饪、餐饮、旅馆业协会号召餐饮业实施供应筷子和勺子的行动……日前,我省各区市结合实际,通过不同方式积极倡导文明卫生的就餐方式。
“根据食物的种类,我们酒店将配一双带颗粒和汤菜的筷子和一双带炒菜的筷子。”4月9日,在福州东乡国际酒店,餐饮服务人员洗手消毒后开始洗碗。与疫情爆发前相比,餐桌上每道菜旁边都配有筷子和勺子。
随着我省疫情的持续稳定好转,东乡区的餐馆纷纷设立了有序的店铺来欢迎顾客。为此,该区的食品和饮料部门,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各种渠道提倡使用公共筷子和勺子,并得到了该区2700多名食品和饮料业主的积极响应。从网上发布文明用餐、公共筷子和勺子的信息,到网下挨家挨户普及健康知识,东乡区相关部门的合作逐步使公共餐具成为餐桌的“标准”。
与此同时,工作和生产的恢复正迫使餐饮业做出改变。
3月30日,新余市开展“文明健康餐饮推广公共筷子勺”活动,号召全市公众、餐饮企业和餐饮从业人员共同推广公共筷子勺,养成文明健康的饮食习惯,鼓励市民到餐饮服务单位消费,促进餐饮业快速复苏和发展。
向餐饮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江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业影响较大。在“后疫”时期,食堂恢复供应后,餐饮人员在挽回损失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防止交叉感染和保护公众健康是餐饮人员的责任。“起初,有些客人并不习惯,但通过热情的提醒卡和服务人员的提醒,客人们慢慢接受了公共筷子、公共勺子和私人勺子的合理使用。”
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吴静雯说,当许多人一起吃饭时,使用筷子和勺子可以防止个人餐具接触公共食品,并降低疾病从口中进入的风险。在疫情期间,避免混合餐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重返工作岗位后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省、市、县三级联动中,俞心峰的探索仍在继续。
“过去,和朋友一起吃饭时,遇到酒店提供的公用筷子和勺子时,我会觉得多余,经常让服务员把公用筷子拿走。现在人们改变了主意,会提醒
公共筷子和勺子的实施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小餐桌大文明”的直接体现。“省政府办公室的官员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疫情是规范行为和培养文明习惯的难得机会。”大力推广公共筷子和勺子,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将对开展有针对性的精神文明教育,打赢防疫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负责人认为,许多人在家庭晚餐时仍然很难从每个盘子、筷子和汤里拿食物。因为任何习惯的形成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文明饮食行为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倡导和到处推广,还需要建立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从而将防疫经验转化为爱国卫生运动的新起点,促进公众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