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魏支持随州市曾都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超协助武汉联合医院肿瘤中心和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工作。
余,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协助随州中心医院工作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护士长梁芳协助武汉联合医院肿瘤中心和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工作。
宜春市中医院骨科护士长杨晓燕协助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
兴国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曾戎梵协助随州市洪山医院
执行计划:记者张学
主要持有人:记者姚彦
[核心提示]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流行病席卷了荆楚。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江西已派出11批13支医疗队和1271名队员赶赴湖北救援。他们穿着白色盔甲,向后行进,毫不犹豫地投入救援工作,给病人带来希望和光明。在与时间和病毒的竞赛中,他们充分发挥了作为火线中流砥柱的作用。
大海充满了逆流,这显示了英雄的真正品质。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我国的疫情高峰已经过去。截至4月7日,江西救援队湖北医疗队的所有成员都已安全回家。
2月14日,于(中)正准备进入随州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首席记者杨继红拍摄
杨晓燕(第一个)带领病人练习八段锦。
张超(左)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Z15病房看望刘阿姨。
梁芳带领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男”丁乐护理队(前排右三)。
2月25日,在随州曾都医院,85岁的患者黄叶在出院前称赞了江西省医疗救护队。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签名除外)
魏:“我们既是消防队,又是战斗堡垒。”
"我们既是消防队,又是战斗堡垒."这是魏2月8日来曾都医院时的第一句话。作为江西省第一批急救和后续医疗队——曾都的队长,面对270多名确诊患者和200多名疑似患者的巨大压力,魏一行彻夜未眠,在36小时内迅速建立了曾都医院感染8区,解决了曾都医院的燃眉之急。
第二批救援物资随医疗队抵达后,魏开始全面管理曾都医院的两个病房。“每天最多睡四五个小时,有很多工作要协调,就像打仗一样。”作为呼吸内科和危重病内科的主任医师,魏不仅是主要的医疗救治者,而且还负责病房的管理。工作量和压力是可以想象的。
当他第一次到达曾都医院时,医疗用品严重短缺。他呼吁团队成员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资源筹集资金。在他的努力和协调下,社会各界向医院捐赠了30多万元的医疗用品,包括2套紧缺的呼吸机和大量的N95口罩,帮助医疗队度过了物资短缺的最困难时期。"在物资短缺缓解之前,我们花了大约一个星期才进入病房。"
2月15日,一名危重病人成功转为普通型。2月20日,曾都集团第一位全程诊疗患者康复出院。2月25日,随州市年龄最大的85岁患者在经过曾都团队十几天的精心治疗后痊愈出院了……这就是战斗堡垒是如何一步步建成的魏斩钉截铁地说:“随州不能胜,江西不能退兵!我们做到了。”
于:“天使来了,妈妈来了。”
随州中心医院是唯一的三级医院
2月14日,于在分娩后10多天首次进入随州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对一名新诊断的肺炎患者进行会诊。"说实话,当时我很害怕。"于说,“在重症监护室,你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因为里面都是有创呼吸机的病人,然后你会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余咨询的患者因确诊感染新皇冠肺炎,急诊剖腹产后入住重症监护室。她甚至在看孩子之前就陷入了昏迷。"会诊的前一天晚上,我们的医疗小组努力寻找孩子的照片。"余放声大哭。当我完成检查后,我轻轻地把照片放在母亲的枕头上,说:“请快点好起来。”。宝宝在等你回家。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余催促:“姐!别哭!容易被感染。"
在离开重症监护室的时候,一再问那里的医生。如果病人有机会偶尔清醒一下,他会给她看孩子的照片,希望母爱能激发她求生的欲望,创造生命的奇迹。
“天使来了,妈妈来了!”在微信朋友圈的那一天,写道。
杨晓燕:“我们不够了不起,但我们必须活得精彩。”
“今天,我荣幸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将用行动实践我的第一颗心,用责任捍卫我的忠诚!”3月5日,杨晓燕在她的日记中郑重地写下了这句话。这是她在随州参战的第29天。
每天15点钟,八段锦练习曲总是在广水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区的走廊里演奏。杨晓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性地开展了病房工作。“引导患者练习八段锦可以帮助患者调节焦虑,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全身力量。”杨晓燕说:“作为一名中医医院的护士,我有责任借此机会传播中医文化。”
当我第一次到达随州时,任务很紧张。我不得不一天工作8个小时,还要穿尿布。有一次,杨晓燕因缺氧、头痛和恶心而被难以穿透的防护服闷死。她走路时几乎不能呼吸。当她脱下防护服时,她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当时,我吃了3天药才康复。那时,我以为我回不去了。我还打电话给我的家人,问他们是否愿意写遗嘱。”杨晓燕嘲笑自己。
当她的身体恢复后,杨晓燕立即自信地投入工作。“一位阿姨说,当她出院时,我们的微笑感染了她,她将来会用她的微笑感染她周围的人。”杨晓燕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病人痊愈出院,许多病人自愿捐献血浆.我们每天都在变得温暖和感动。”
杨晓燕在3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是女神,也不是战士,但我们只是被需要的。我们不够了不起,但我们必须活得精彩!”
张超:“病人给我们的回报也会让我们流泪。”
2月15日,来自江西省的第六批援鄂医疗队进入仓库。张超没有喝一口水,连续13个小时吃一顿饭或者上厕所。团队成员称她为“超人妈妈”。
作为医疗队副队长,张超带领护理队在重症监护室探索了一套“江西家庭护理模式”,并成立了“精神康复小组”,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
患者的三名亲属刘阿姨的家人都感染了新的冠状肺炎。当她得知丈夫因病情恶化而去世时,她失去了对情绪的控制,有了自杀的想法。张超放下手里的一切防备,像亲人一样抱住了刘阿姨。“那时,不管感染的风险有多大,我都觉得应该尽力安慰她,安抚她的情绪。”张超陪着刘阿姨流下了眼泪,讲述了女儿的成长和母亲的想法。两个多小时后,刘阿姨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最后她向我保证她会为女儿而活。"
第二天,张超又进了病房。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刘阿姨就激动起来:“我认识你!你是张主任。”张超惊讶地回答:“你怎么认出我来的?”刘阿姨说:“我知道你的眼睛,陪我流泪。”张超热泪盈眶地说:“人们常说我们给了病人爱和帮助,但事实上,病人给我们的回报会让我们哭泣。”在她康复出院之前,刘阿姨和张超同意互相击掌,在武汉或南昌见面。
梁芳:“从汶川到武汉,紧急救援是一场与死亡的赛跑。”
江西第一男护士长梁芳。
当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新婚的梁芳毫不犹豫地主动要求战争。十二年后,他也毫不犹豫地冲到了前线。“救灾后,我们将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与死亡赛跑,什么是战争状态。”梁芳话不多,但语气坚定。
"这张床的阿姨不能轻易移动,所以她应该多注意大小便。""在这张床上的爷爷有高血压,所以他应该随时监测他的血压。".在武汉联合肿瘤中心Z15病房,梁芳作为护理组长,将在每个班进行护理查房,对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在抢救病人、吸痰等高危因素的手术中,经常亲自去医院,队员们亲切地称他为“梁哥”。
“葛亮”带领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4名男护士组成的“男”丁乐护理团队,承担了繁重的工作和繁重的工作。他说:“只要再努力一点,湖北的疫情就可以早一步得到控制,哪怕只早一万倍,我也会尽最大努力。”
曾戎梵:“我们是护士和母亲。”
3月23日,成千上万的随州人民以最高的敬意送走了江西对口支援随州医疗队。洪山镇13岁的病人小琪(化名)给洪山医疗集团打电话:“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好意。将来,我会努力学习,像你一样对社会有用。”
"我把他的手机给了他,让他在网上上课."曾戎梵说:“我觉得他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真的很爱他。”
背靠大别山的绥县红山镇是鄂豫交界的重要经济城市。红山医院是随州市新关区唯一的乡镇卫生院肺炎定点医疗机构。2月20日,江西省医疗救护队18名队员正式接管红山医院隔离病房。那天晚上,他们接受了这个小病人。小琪的家庭很穷,他的父母正在接受隔离治疗。由于缺乏爱和对病毒的恐惧,他变得孤僻。"他刚来的时候,脾气不是很好。"曾戎梵回忆道,“人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他们经常和他说话。护士会给他任何好吃的。”在医疗队的精心治疗下,小七的病情很快好转,每个人都开始担心他的学习。"我把手机给他后,每个人都轮流监督他的班级."曾戎梵说:“后来他出院了,我们既欣慰又不愿意。”
每一场特殊的战斗都需要英勇的士兵。在每一场生死搏斗中,无畏的战士都会出现。这六名身穿白衣的士兵只是湖北数万名医护人员的缩影。面对疫情检查,广大医护人员交出了精彩的答卷。
晚春时节,草长了,莺飞了。战胜“流行病”的全面胜利即将到来。许多年后,当那些曾经冒着生命危险的人的记忆变成温暖的记忆,回首现在,这些勇敢的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违背我们的誓言,我们将勇敢前进!
文字安排:我们的记者姚彦,邹军,徐峥,邹军,吴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