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面对新发肺炎突发疫情,东湖区人民法院首先响应防控部署要求,充分利用智能法院建设成果,积极引导群众通过互联网、电话、远程视频等方式办理立法、审判、执行等相关事宜,确保司法工作有序开展。
网上立案和便利服务赢得公众支持
“在疫情防控期间,你们医院的网上备案系统确实起到了方便的作用,为我们的律师减少了很多麻烦。”一名律师在网上成功立案后留言感谢法庭工作人员。
疫情爆发后,东湖法院通过在官方媒体上发布公告,积极引导群众在网上办理诉讼事宜。2月3日至3月31日,东湖法院受理网上案件1039件,网上支付律师费274万元,电子送达案件1428件。
在防疫期间,群众出行不方便,但应该做的事情不能耽误。因此,电话咨询成为每个人工作的首要元素。因此,立案法院的电话询问数量显著增加。在高峰期,电话几乎每隔2-3分钟就响一次。为了充分解决当事人来电的疑虑,立案法院将指定专人接听电话。如果群众对网上申报过程不清楚,工作人员会耐心接听电话,通过电话一步一步指导当事人的操作。如果有当事人前来办理,为了安全起见,立案庭工作人员会给予慎重建议,并发布网上立案操作指南,指导群众网上立案。
“疫情爆发后,网上申报的数量显著增加。我们需要先在网上查看资料,然后在收到原始文档时再进行查看。这比平时要多得多。”立案庭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但在特殊时期,实施网上立案不仅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也满足了群众的司法需求。我们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在线试用从未缺席
为了减少疫情对审判工作的不利影响,东湖法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安装了9套“云室”远程审判系统,满足了审判工作的需要。2月3日至3月31日,网上审理了174起案件,远程调解了58起案件。
在特殊时期,为了确保拘留场所的安全,所有刑事审判都通过远程视频会议进行。听证前,为保证远程听证的顺利开展,技术人员应提前与检察院技术人员联系,并在检察院安装听证系统。书记员将提前发送通知短信,通过电话和微信为维权者和当事人提供系统的操作指导。
“法庭现在开庭!”3月14日星期六,上午8:40,职务法官黄飞在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第十四审判庭敲响了周末开庭的第一槌。由于南昌第一警卫需要与南昌市的几个中、初级法院联系,东湖法院每周最多只能分配一天开庭时间。至于东湖法院每月解决的近100起刑事案件,显然每周一天的开庭时间不能满足开庭的要求。因此,周末加班开庭已成为刑事法院法官的常态。
“你好,陈某,你的案子原定于2月13日上午开始,将如期开始。由于防疫和控制的需要,为了确保每个人的安全,我们决定举行一次远程在线听证会。”2月10日,初审法官在一场关于房屋买卖合同公示的纠纷中传唤了原告。开庭当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连续审判,网上庭审成功结束。
为了减少人员的集中,民事审判法官积极引导当事人使用“云室”远程审判系统。在审判过程中,由于法官、律师和当事人都在不同的地方,由于网络延迟、当事人的主观臆断等客观因素,审判过程往往是“曲折”的
对于一些简单的案件,法官和助理充分利用远程调解系统,将调解当事人编织成一张“网”,使当事人在疫情期间能够增进相互了解,减少司法资源的消耗,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和调整,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回避,努力使调解工作的效果最大化。
在线和离线执行的结合是不间断的
新发肺炎疫情的爆发确实给法院的执法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法院不得不频繁外出办案。疫情爆发后,东湖法院执行委员会迅速部署了应急计划,以确保执行工作不会停止。2月3日至3月31日,通过网络查控、网上扣款、远程视频会议调解、虚拟现实司法拍卖、准确送达等应用,共完成739件,完成投标金额6388万元。
“在特殊时期,人们基本上呆在家里,被处决的人被找不到的可能性也增加了。这是在家找人的好时机。”执行法官朱健提出了在防疫和控制期间提高执行效率的想法。在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他走错了路,通过准确的上门交付,迅速完成了8处房产的网上拍卖。执行效率明显提高,受到有关方面的一致好评。
“在当前的疫情防控期,为了安全起见,请添加我的微信。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在网上交流任何事情。”这是执行法官朱金辉在防疫和控制期间与各方沟通时经常说的话。疫情期间,朱法官积极向当事人推广微信。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已经成功完成了222个案例,实施的投标金额达到1000多万元。
在防疫控制的特殊时期,如何保证投标人正常看房?“买房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知道房子的细节,普通人不会轻易参与拍卖。”拥有丰富司法网络摄像头经验的许法官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湖法院采用虚拟现实虚拟全景技术,通过京东拍卖网,全方位、立体地展示网上拍卖的房地产。竞拍者可以在网上详细了解拍卖房地产的情况,就像在现场看房地产一样体验,从而有效满足竞拍者的需求。自虚拟现实司法拍卖开始以来,到目前为止,共有9个房地产网上拍卖已经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完成。(龚大耀、胡、全媒体记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