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企业卫士”、“服务快捷、热爱企业”、“用心企业、奉献责任”.在南昌小榄经济开发区的一个会议室里,一面墙上挂着12面锦旗。区经济发展部部长蔡表示,这些条幅都是区内企业在防疫期间赠送的,只有少量展示,充分表达了企业对区内156名“战时”电网工人的感谢,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全力帮助企业恢复生产。
抗击新的冠状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帮助企业有序有效地恢复工作和生产,小榄经济开发区于1月26日成立了企业工作组,先后抽调156名干部到工作组,为服务企业设立了专门班。为了便于控制、服务和明确责任,企业工作组实施了“战时”网格管理,将该地区的企业和项目划分为5组,9个大网格和1410个小网格,形成了“横向到边缘,纵向到末端,企业有网络,网络有网格,网格中的人和人各尽其责”的“战时”网格管理体系。156名干部成为“战时”网格成员。在“疫”战的两个月里,他们每天都到企业门口监督防疫工作,同时解决企业复工后和交货前复工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企业提供“包干”服务。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该地区最大的主导产业,江铃是其中的龙头企业。自疫情爆发以来,江铃集团迅速采取行动,加班加点生产救护车,抢救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然而,由于生产初期的国家交通管制和一些供应商的关闭,国外备件很难到达长城。江铃集团救护车备件供应链面临紧迫困难。负责为江铃汽车提供服务的电网工作人员,在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困难后,及时向管委会汇报,帮助企业寻找解决方案。最后,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研究,我们找到了一条重组供应链的途径:首先,让电网员工协调在赣江服务区为江铃设立一个专门的外协转运站,通过开辟绿色物流渠道解决一些问题;第二,让电网工人快速协调和推动该地区的备件企业恢复生产,解决江铃本地的短缺问题。蔡说:“援助的数额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当地的配套。首先,江铃给了我们一份20家配套企业的名单。后来,这20家企业层层下发了下游配套企业名单。最后,我们提前协调了162家企业为江铃集团恢复生产。”迄今为止,江铃集团已完成4400多辆救护车订单,交付1000多辆防疫救护车,其中800多辆为负压救护车,被称为“超大号N95口罩”。通过双管齐下,小榄经济区的汽车产业链也进行了重组。
在防疫和控制的早期阶段,该地区的另外两个主导产业,——医疗器械和食品饮料业,也面临着与汽车工业相同的问题。缺乏材料和人员使开办工厂变得困难。缺少包装使得产品很难上市。缺乏物流使产品和材料难以流通……最终,156名电网工人逐项解决了问题,所有产业链恢复了活力。截至目前,该地区三大主导产业已有409家企业复工,复工率达到100%。与此同时,该地区三大主导产业的产业链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地方产业链中企业的匹配进程正在加快。小浪底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碧表示:“我们将积极搭建平台,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园区内企业形成紧密合作,在巩固现有配套成果的同时,促进产业链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