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消息一台缝纫机,一块白色帆布,和你自己的小房子都是简单的手套加工点。在南昌县舞阳镇西友村,15户家庭为当地企业顺发手套制造厂进行劳保手套置换加工,实现家庭就业,增加经济收入。
几天前,顺发手套厂厂长俞火明了解到,工厂附近的西游村有一群靠手工谋生的居民。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为附近的小工厂加工手套。随着一些小工厂停止生产,这些工匠慢慢地不能工作了。
于火明认为他的手套厂也需要人力,所以他联系了当地的村委会并说明了他的计划:“我会提供原材料。居民在家制作手套,每双50美分。我每周都在村里集中采购。”
俞火明的计划得到了西游村15户家庭的积极响应,其中2户是有档案卡的贫困户。他们组成了一个手工合作团队,在家里互相帮助制作手套。
互助小组成员之一邓·玉莲在2015年被列为不良备案者,因为她的丈夫患有胃癌,而且是一个“两个女人的家庭”。64岁的时候,她的手和脚仍然非常敏感,她一天能做大约60副手套。“当时,村干部来找我,问我是否愿意这样做。我以为我可以在家赚钱,所以我什么也没说就同意了。”邓表示,随着扶贫政策的出台,家庭可以靠自己的劳动得到补贴,丈夫的病情也日益稳定,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希望。
互助小组的一名52岁的贫困家庭成员刘金修,五年前在一次车祸中患了脑梗塞,需要长期护理。“我有双手和双脚。我不能停止做事,因为我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所以我接手了制作手套的工作。”刘金修说她一天能做40多副手套,一个月能挣600多元。
手工制作的互助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在工作中互相帮助,在生活中互相关心。“有时,当有人不在家时,手套收集员来了,在家的人会直接拿走手套,帮助收集钱。”西游村党支部书记万说。(许楚轩,南昌日报记者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