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重点放在确保防控与发展“双赢”的关键核心上
王强
防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硬道理。青山湖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计划。坚持两手抓、两手抓的原则,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1。始终围绕“战争疫情”这一关键,为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奠定坚实基础。新加冕的防疫和控制没有赢得这场抗战,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面临障碍。面对这场艰苦的战斗,青山湖区向前推进,行动迅速。在培训、调查、登记、报告、运输、观察、诊断和治疗、流量调节等各个环节,迅速制定出严格的程序和标准,实现合规运行和准确发电。截至3月6日24时,连续22天没有新的确诊病例。目前,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青山湖区已经牢固树立了防止外来输入、内部扩散、外部输出的“三道防线”。一是注重对外防御输入中的“过关”。青山湖区在村庄和社区的出入口设立了608个检查站。它设立了4 471个检查站。通过主动管理、大数据比较、检查点发现、重要站点监控等多种渠道管理“四类人员”,有效“发现、管理、服务”,有效降低进口风险。第二是紧紧抓住内部防扩散的“网格”。青山湖区按照“不减员、不减员、不降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三级协调电网防控体系。31个县领导在9个城镇和街道公园建立了“大网格”,200多名中层官员建立了275个“双网格长度”的“中网格”,1369个“四个网格成员”和1016个“小网格”。对该地区所有居民家庭和重返工作岗位的企业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和监督,严格执行了电子通行证、纸质通行证和电子跟踪验证码“双证双码”的使用,确保一户一车不漏。第三,坚决控制“风险”,防止出口。在不断加强分类经营、科学管理、出院病人集中隔离和五个医疗留医点科学防控的同时,重点领域、重点人员和重点企业管理不断加强。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部队和地区小组提前介入,采用了信息共享和双向控制的方法。对发热人员、回昌人员和重点地区返回人员进行全天候判断、全程跟踪、全程处置和全面控制,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链。
第二,我们将始终以“发展”为核心,激发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动力。预防和控制这一流行病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努力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和机会。青山湖区迅速成立了复工复产领导小组,为企业准确绘制了10000多份《复工手册》。集团认真指导企业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围绕“保民生、保重点、保产值、保税收、保后劲”五大重点领域,加快复工复产。一是保护民生。鼓励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有序复业,努力确保疫情期间基本生活需求持续供给、重点民生服务持续发展和重大民生项目持续备案。第二是保护重点。我们密切关注本地区195个重大重点项目,积极运用一系列省市配套政策,制定了政策实施和责任清单。同时,我们将加快努力,引导华星针织,一百惠,车福工业,江西国桥,百特生物等企业转而生产隔离服,口罩,消毒剂,熔喷布和其他稀缺的防护材料。我们将在7天内帮助企业突破资质审批、设备采购、原材料供应等诸多瓶颈,为疫情防控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三是保护产值。加快实施企业特委制度,派出专案组提供偿债服务和准确指导,全力解决企业突出问题,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能力和产值。目前,青山湖区已有643家“四大”企业复工,541家企业复工率达到84.1%。其中,228家工业企业已经复工,复工率达到96.6%。104家建筑企业已经复工,复工率达到90.4%。特别是全省19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中,有18个已经复工,复工率达到94.7%。两个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的工作回报率为100%。第四,税收保护。已经发布了八项支持企业就业的干货政策。财政资金已拨付给236家企业,用于购买“复工复产保险”。全力帮助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重点纳税企业复工复产。今年1-2月,青山湖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5.8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稳定增长。五是保护耐力。牢牢把握招商引资的“助推器”,创新和探索“不开会招商”、“专业中介招商”等招商方式,在疫情防控中实现持续招商、洽谈、发展。近日,南昌云华成功签约智能技术、博士运城新生产基地等8个项目,并积极引进赵迟光电4300条发光二极管封装线和赵迟节能总部基地项目,为后续经济发展增强后劲。
3。始终注重“协调”,肩负起防疫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重要任务。越是困难,越是关键,干部的责任就越明显,就越需要各方面的共同支持。面对既抓防疫又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青山湖区干部群众和企业迎难而上,同舟共济,共同进步。首先,党员带头示威。我们建立了“党建联防联控”制度,创新实施了“两个红单”,在防疫第一线建立了155个临时党支部,建立了378个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动员党员3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