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庆华记者曹成平

安源区青山镇潘文村李明鞋厂复工复产。本报记者曹拍了照片
“按规定戴口罩,进入车间前用酒精擦手,间隔1.5米以上工作……”3月4日上午,在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潘文村李明鞋厂,工作人员正在对工人进行检查和登记。李明鞋厂恢复生产只是安源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的缩影。为了促进有序有效的恢复工作和生产,安源区出台了“十八条扶持企业”的优惠政策,为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提供准确的服务。目前,全区工业企业的回报率已达97.82%。
企业缺员工,村里来帮忙
李明鞋厂于2月25日正式复工。在决定复工之前,鞋厂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招聘工人的困难。
潘文村是安源区省级贫困村之一。为了让贫困家庭在家里找到工作,村里动员了村里的一个富人钟向明,让他回家后创办了李明鞋厂。出人意料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招募成了一个大问题。“别担心,村里会找到办法解决招聘问题的。”张,村扶贫第一书记告诉鞋厂厂长钟祥。于是,张把的招聘任务分解了,村干部和班组长层层落实,挨家挨户,挨家挨户。
“张书记,我是一个40多岁的农村妇女。我不知道任何技术。我能进工厂吗?”村民看到张前来招人,有些担忧。“这种技术不难学。工厂里有很多和你相似的人。他们做得很好,你当然可以做到。”张对说道。受到鼓励,张爱莲当场填写了报名表。
通过村干部挨家挨户为贫困家庭做思想工作,企业迅速招聘了100多名工人,两条生产线顺利开工。
"每天步行10分钟到工厂非常方便。如果你在这里工作,前三个月你将得到1800元的保证工资,成为正式员工后,你的月收入将达到2000到3000元。午餐和晚餐工厂将被完全覆盖,这比在外面工作好得多。”黄祖江去年也在广东工作,在附近找到工作后,他对目前的待遇非常满意。
回到工作岗位,恢复生产,员工第一。为解决防疫期间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安源区直接开着“就业大巴”进厂,组织16人参观工厂,现场签订合同,解决了823名企业返岗劳动力。截至3月1日,全区229家工业企业中已有224家复工,其中77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复工。
办事没时间,干部帮跑腿
江西兴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11月下旬开始装修。它原本计划在春节后立即开始建设,但由于流行病而推迟。2月中旬,安源区和八一街的干部主动联系企业,发放防护用品,全程跑腿。目前,该企业正在调试设备,并将很快开始工作。“政府部门周到、细致、高效的服务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企业的顺利启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江西兴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涛高兴地说。
安源区公共管理局官员告诉记者,为了促进工作和生产的有序恢复,该区全面实施了“网上办公”、“掌上办公”和“自助办公”服务,提供“政府付费和邮政差事”服务。不需要亲自审批,现场处理立即完成,这样企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差使获得所需的证书。“我们设立了24小时热线,及时回答企业和群众的询问。特别是,我们有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