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子[2020]8号
杨惠莉,女,汉族,1987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谷林,2013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新建区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杨惠莉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成为江西省第二批援助湖北省的医务人员。在武汉收容所医院的第一线治疗中,杨惠莉同志坚守岗位,勇往直前,克服困难,主动出击。当许多患者被发现患有焦虑和恐慌时,杨惠丽以患者为亲人,在精心护理患者的同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心理咨询,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心。央视《新闻联播》以故事片《寻找杨护士》为标题,报道了杨惠莉同志的先进事迹。
杨惠丽同志是新时期优秀党员干部的代表,是医务工作者的楷模,是勇敢逆行、最美丽的南昌人。她的先进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模范带头作用,是当前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到防疫前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典范。市委决定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向杨惠丽同志学习的活动,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向先进学习,激发他们的战斗精神。有了高度的思想和行动意识,他们就能在没有硝烟的情况下,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完成自己最初的使命。
一个是学习杨会理同志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在湖北疫情肆虐、迅速蔓延的时候,作为学生入党的杨惠莉,首先毫不犹豫地向党组织递交了一封申请信,郑重地写道:作为一名党员护士,我是党员,我先走。援助湖北后,杨惠利同志在新诊断的冠状肺炎患者的收容所医院进行了艰苦的战斗。她主动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坚持比规定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并积极帮助新到达的协助湖北的医务人员在下班期间熟悉工作流程,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在抗击疫情前沿的责任感。
二是学习杨会理同志在关键时刻艰苦奋斗的精神。武汉红山体育馆作为武汉第一批方舱医院,在运营初期面临病房设施和医疗物资需要逐步完善的问题。杨惠利同志迎难而上,半天就熟悉了工作。他是第一个参与收容所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她穿戴好防护用品后,克服了行动不便、缺氧、满负荷体力衰竭等困难,鼓励和帮助其他年轻医务人员坚守岗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学习杨慧丽同志关爱病人、视病人如亲人的专业精神。武汉红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共有800张床位,主要治疗新诊断的轻度肺炎患者。杨惠利同志视病人为亲人。在治疗病人时,他不仅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也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她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并把与病人的每一次交流视为传递治愈信心的好机会。由于她的鼓励,许多病人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恢复了信心和勇气。杨惠利同志用真诚、热情、关心和耐心诠释了他作为一名尊重生命、热爱无限的医务工作者的人格。
第四,学习杨会理同志在公私之间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杨惠丽同志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爱人也坚守在南昌轨道交通防疫一线。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杨惠利同志为了大家放弃了家庭,毅然奔赴前线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开展向杨会理同志学习的活动,大力营造先进标准、先进学习、争创先进的浓厚氛围。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应对疫情检查的要求结合起来,把看到好人、向先进分子学习的精神力量和鼓舞人心的战斗精神转化为强大的动力和实际行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争。还必须强化胜利、责任、仁慈和谨慎的心。要狠抓落实工作,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工作技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战争的前线,坚决打赢人民战争、全面战争和反疫情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