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
红外电子测温枪、血氧检测仪等现代化、装备精良的村级卫生所可以记录和上传村医对重点人群的实时检查数据。他们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农村和社区地区实施网络流行病监测和卫生管理。一个集互联网、IOT、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医疗平台默默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抗击疫情的“特种部队”。
这归功于福州市白质镇钱村医疗扶贫项目(以下简称“智村医疗项目”)。
福州作为全国第一个全面覆盖乡镇两级实施的智慧村医疗项目的设区城市,其未雨绸缪的布局在信息技术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成为打赢防疫战的有力技术支撑。
精准,智能监测发力
来自刘佳媛村的村民刘雁子,当他走出崇仁县航步镇中心医院时,感觉整个人都轻松多了。
2月18日,刘燕姿因体温37.7℃和轻微咳嗽等症状,战战兢兢地来到医院。李五华院长通过智慧村医疗项目搭建的智慧医疗平台与崇仁县人民医院取得联系。刘延子经医务人员远程会诊和筛查,确诊为感冒发热。
崇仁县是福州首个智能乡村医疗项目的试点县之一。该智能医疗平台的便捷性和智能性,配有红外线电子测温枪等村级硬件设施,不仅能安抚农村患者的心,还能给农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更多的信心。在疫情防控期间,福州市各级卫生委员会通过平台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及时加强了乡村医生的学习交流和互动,使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乡村医生能够首先学习和了解疫情防控知识和注意事项,掌握防控主动权。
"在智能医疗平台的帮助下,村民医疗后的健康数据和身体状况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乡村医生和专家可以为远程会诊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李五华告诉记者,在智能医疗平台的帮助下,刘燕姿的体温、血压等状况可以在线动态监测。
精确,改变一触即发
“检查速度更快,操作更简单,功能更准确,系统变更更及时。”2月14日,南城县丽塔镇侯元村的医生杨春根在智能医疗平台上留下了这样的记录。此前,他连续10多天使用智辉村医疗项目建设中配备的红外测温枪,对村内20多名返乡武汉居民进行测温。
杨春根提到的变化是福州市根据防疫控制的需要,在智能医疗平台上新推出的防疫控制功能。为有效排查疫情隐患,全市每天收集各区县智能医疗平台的体温、血氧、血压联合监测数据,包括异常数据、比例、村医显卡出勤率等,并报送相关部门,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及时增设疫情防控功能板,使乡村医生能够对流动人员、返乡人员、确诊人员、疑似人员和接触人员进行分类跟踪、观察、检测和监控,形成系统的记录,便于各级卫生委员会及时了解基层卫生防疫的真实情况,完善防控措施。
精心,打破信息孤岛
疫情爆发后,福州市卫生委员会立即发布指导性文件,要求智慧村医疗项目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作用。各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全面加强了对返乡湖北人员的上门观察、检测和监测。同时,继续使用智辉村医生第四代健康舱对村内遗留的重点慢性病老人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对体温异常的村民进行血氧监测和观察。各级卫生委员会工作人员每天通过手机管理模块查看各村卫生室智能村医疗服务平台的出勤率和服务数据,并引导异常数据人群。
“智辉村医疗项目可以收集普通人在各级医疗机构接受服务的数据,根据村民、乡村医生、医院和卫生委员会的不同角色打破信息孤岛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疫情监测信息中心原主任杨红环教授高度重视并肯定了福州市智辉村医疗项目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