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2月12日宣布,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号文件,建议鼓励劳动者就近就业创业。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单位,满足返乡人员就业需求,实现准确对接。
"欢迎来到我们公司!"2月24日上午,经过不到10分钟的面试,来自九江市柴桑区新塘镇的农民工云菲被瑞昌市发光二极管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录用,并于当天上岗。“我早就计划回到家乡工作。这场流行病让我下定了决心。我们村在瑞昌市的交界处。我们可以照顾我们的家庭,赚取和其他城市一样的收入。非常好。”
"我花了十多分钟才到达工厂。工作很容易,收入也不错。我喜欢在这里工作。”最近,住在会昌县西江镇北坑村的徐瑞英夫妇在镇工业区的扶贫车间找到了一份工作。“家里的老人病了,两个孩子又在上学,在附近找工作,照顾家庭,赚钱很好!”
据了解,西江镇工业区的扶贫车间主要是服装厂、鞋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疫情爆发后,该镇利用疫情防控调查数据对企业就业需求和农民工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企业有序复工后,全镇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目前,该镇工业区的扶贫车间已经吸收了1100多名农民工。
和徐瑞英夫妇一样,住在瑞昌市吴角镇三金村的杨清水也选择在当地工作,他的工作地点就在他家外面。杨清水在这一点上上班,这是瑞昌LED工业园三进村的一个企业加工站。加工站2月17日恢复工作后,每天有20多名村民在这里工作,每天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企业组装2万多个灯头。
据了解,近年来瑞昌市大力发展发光二极管产业。目前,已有60多家LED企业落户工业园区。据估计,今年将雇用1万多人。疫情爆发后,瑞昌市根据疫情防控网格数据,密切监测疫情引发的就业需求,调查返乡人员的就业意向。目前,已有1000多人在这些企业找到了工作。
“疫情防控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服务平台,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预防和控制复工复产疫情,还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就业问题,一举两得。”瑞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2月25日,萍乡市安源区城郊管委会组织该地区88名农民工乘坐3辆“就业大巴”参观安源工业园。“以前,我们俩都在其他地方工作过。受疫情影响,我们外出不方便。我们今天来这里参观。我们发现环境非常好,治疗也很好。我们决定留下来。”一对来自贫困家庭的夫妇告诉记者。
据报道,安源区郊区管委会积极为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保姆”招聘和就业服务,并出台激励措施。当天,37人在现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这几天,九江开发区永安乡组织乡镇干部回乡,为因疫情暂时无法返回原工作区的本村富余劳动力安排工作,发放工作宣传传单,进行准确的岗位招聘。「目前,我们已提供超过六千个职位给回流人士选择。对于感兴趣的人,企业将首先与对方取得联系,介绍工资和福利,并实施优惠补贴政策
会昌县已出台规定,对向园区企业派遣劳动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每人500元的劳务派遣补贴(对档案中的贫困劳动者每人增加200元)。通过在线招聘和独立招聘,支持企业吸引归国人员到当地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园区企业,县财政每年给予3000元至5000元的网络招聘宣传补贴;根据当年新招聘的员工人数,每人将获得500元的招聘补贴(每增加一个贫困劳动力,就增加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