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闻网瑞昌讯(雷勉鸿 陈青山)新型冠状病毒突然爆发。爆发是命令,预防和控制是责任。瑞昌爆发了一场严控战争。面对危险,瑞昌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卫国被任命为瑞昌市新皇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安全小组组长。他预见并迅速行动,迅速采购和分配应急物资。科学的调度和对各种物资正常供应的精心安排,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前瞻预判 迅速备足物资
瑞昌市毗邻湖北省,濒临陆地,隔江相望。平时,经济和人员往来密切,防控压力巨大。在巨大的压力下,预防和控制材料空前短缺,防护服、温度计和口罩等战略物资严重短缺。
作为预防和控制抗战的“后勤部长”,陈卫国敏锐地意识到预防和控制疫情,物质支持是关键,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科学和强大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他立即组织人员落实职责分工,细分应急医疗用品组、应急消毒用品组、应急救援用品组、应急生活用品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
考虑到年底,所有医疗用品制造商都停止了生产。安保小组立即启动安保机制,组织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医药公司等单位的医疗用品采购负责同志聚在一起,利用现有资源,联系各生产厂家,加班加点,组织当地企业生产,采购一批医疗用品、消毒材料、应急救援材料,特别是确保防护口罩的供应。 并迅速完成物资的分配、装运和交付,以确保从仓库中首次收集和储存应急物资,并向市场供应所有负担得起的物资。
陈卫国还积极利用自己在医院工作、药品设备监管、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个人资源,在京、沪、穗、宁甚至德、日等地迅速建立供应渠道,前瞻性地完成各种物资的采购。
"政府已经投资了数千万元来保证物资供应。我们需要好好利用这笔钱,尽一切可能购回材料。物资短缺不会影响疫情的预防和控制。”这就是陈卫国说的和做的。1月26日,陈卫国预测疑似和发热病人的隔离可能需要医院床位。他果断决定迅速购买100张床。当医疗床位被运送到瑞昌时,在货物卸下之前,床位的市场价格上涨了40%。仅这一项就为政府节省了10多万元。
260,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4,500套防护服、110,000双乳胶手套和300万个非医用口罩.在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N95口罩、防护服、医用口罩,还是其他稀缺物资,瑞昌市都不缺货。如果医院不能采购,他已经采购了;如果制药公司不能,他也采购了,保证了物资的供应,保证了一线防控人员的安全,为医疗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1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检查组对瑞昌市:份防控材料进行了评估,尤其是医用材料的充足性,尤其是医护人员治疗确诊患者所需的N95口罩储备,超过了九江市各县区的储备。
科学调度 严把物资质量关
“我们需要保持对大众有益的材料质量,我们需要成为保护医务人员的军队。我们绝不能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让前线倒下,感染群众和医务人员……”陈卫国经常警告材料队的同志们。
由于材料的采购渠道很多,为了防止有人浑水摸鱼,陈卫国不得不采取措施
为了让老百姓吃到放心的食物。陈卫国还组织出台法规,要求各商家坚决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搞好民生和后勤保障,充分保证水果、蔬菜等物资的供应,坚决抵制哄抬物价,打赢防控之战。
坚守岗位 危急时刻勇担当
为了赢得城市的防疫和控制战争,应该尽一切努力保证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秩序。自1月24日以来,陈卫国一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前线战斗,放弃了她的家庭,照顾每个人。
春节期间,陈卫国妻子的祖母生病住院。作为附近唯一的孙子,他没有时间去拜访。春节期间,他妻子的腰不小心抖动了一下,他甚至不能做家务,但他不在乎。他每天早上8点准时到达总部,经常直到凌晨1点才回家。“为了克服国内外时差问题,及时购买国外商品,他经常一个人在办公室等到凌晨,有时还会在车里小睡一会儿。正是由于这种固执,他先后从德国、英国、日本和意大利购买了一批高质量的医用材料,极大地缓解了国内材料采购难的问题。
"每天电话都响个不停,只不过是一个面具而已!"在防控总部,安全小组负责范围广泛的工作、复杂的任务和每天不断的电话。平时,他的手机每两天才充电一次。现在它需要每天充电三次以上,以确保手机的正常功耗。没有时间工作和喝水。因为他每天说得太多,2月8日,他的声音变得非常嘶哑,发音也变得非常困难。
抗击新的冠状肺炎疫情的斗争仍在继续。陈卫国将带领他的队伍坚守在第一线,团结一致,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尽一切努力为防控疫情建立物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