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玉都县紫山镇坦头村享受着浓郁的春天气息。
潭头村“最幸福的人”——红军烈士后代,71岁的孙冠发“朋友圈”越来越广,生意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孙冠发高兴地说:“我想告诉总书记,我家的收入到2019年将达到18万元,直接过上小康生活。”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坦头村看望老区人民,视察村庄面貌,询问旧房改造和村庄环境改造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还下令振兴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在对坦头村进行了八个月的访问后,记者发现这里的变化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坦头村自成立以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著名的红军村庄。现在有3082名村民,到2017年整个村庄将摆脱贫困。
白墙、太华、亭台楼阁、水榭、绿树,干净整洁,三个荷塘充满江南水乡的魅力,小农家庭院里的游客们一边喝茶一边谈笑风生.1月14日,记者从丁宁高速公路来到杜愚东,经过323国道,乘车约5分钟,在第一站来到坦头社区。细雨中,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令人陶醉。
自从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孙冠发的房子后,他被村民们称为“最幸福的人”。新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孙冠发一家人正忙着清理物品。看到记者来了,孙冠发停下工作,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71岁的孙冠发也使用微信,有更多的朋友。他的家人不仅开了特色超市,还和几个兄弟开了餐馆和招待所。孙冠发的收入自去年以来大幅增加。“谢谢你,总书记!当时,我告诉秘书长,我将争取在2019年收入超过10万元。现在我想对总书记说,随着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超市和家居乐的生意越来越好,我们的目标已经实现了!”他掰断手指,兴高采烈地为记者计算了一个账户:“去年,这个家庭的收入增长相对较快,主要来自两个主要地区。一是家庭工作收入超过8万元,二是小型超市和餐馆的营业收入达到7.1万元,加上土地出让金、光伏发电收入和股份分红,共计18万元。”
孙冠发家族的《幸福经》是滩头村民持续增收和生活甜蜜的缩影。附近坦头村第一书记肖桂华表示,村民们完全有动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推广富硒品牌。
为了拓宽发展视野,坦头村组织村民到整个南方的雅西古村落和大禹崖山学习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做法。162户农户入股32.4万元,成立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智恒研究学习公司合作,打造集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红色研究学习、休闲采摘、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基地,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如今,坦头村拥有富硒蔬菜、葡萄和优质大米等主导产业。村民们在自家门口的工业基地工作。他们不仅能照顾家庭,还能从土地流转和工作中获得收入。贫困家庭也有股息收入。”滩头村党支部书记刘李安运很高兴地介绍。目前,该村游客人数已超过50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刘李安运走在村里的路上,边走边和记者聊天。走近富硒蔬菜工业园,我看到一排排整齐的蔬菜温室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十几个绿色蔬菜如卷心菜和丝瓜长得很好。在…前面
去年以来,坦头村把发展富硒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创新“龙头企业合作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促进蔬菜产业优质发展,在增加村民收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们扩大了富硒蔬菜和富硒大米的种植。我们与江西绿子瑶签订了10万公斤富硒大米订购协议。依托村农业合作社和蔬菜销售公司,构建了“一站式”富硒农业产业链,实现了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
“闻起来不错,闻起来像芝麻饼……”我们的谈话被一群游客激动的叫喊声打断了。随着蛋糕的味道,记者找到了标有“春季女装面包店”的面包店。店主文秀珍过去常常在摊头集市上做芝麻饼。看到这个村子越来越受欢迎,他干脆把车间搬回坦头社区。芝麻饼的销量和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家里装有空调和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生活越来越好。文秀珍微笑着迎接客人,拿出美味的芝麻饼给他们品尝:“现在村里游客越来越多,人气带来财富,村民们已经尝到了乡村旅游的好处,我相信未来的生活会看到芝麻开花结果。”
尽管春节快到了,游客们还是来到了坦头村。举办农民收获节和美食节,继续推进农村风俗文明行动。发展优质栽培,打造富硒品牌;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精心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留住美丽乡愁.今天,感恩的坦头人用自己的新思想和新实践引领新时尚,诠释美丽乡村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