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邱强辉
绿色江西,魅力无限。红花杜鹃、绿樟树和白鹤共同描绘了江西美丽的生态图景。
省政府的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高质量的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建设系统完整的江西特色生态文明体系,创建高标准的美丽中国“江西模式”。在省两会上,代表们对这个计划充满信心。他们说,他们将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让白鹤欢腾、绿水高歌、青山永远盛开在江西和鄱阳湖。
加强环境控制力度,让天空更蓝,山更绿,水更干净。
全省平均PM2.5年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个区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条例、监管工作实施办法等6项制度创新在全国率先实施,36个美丽宜居试点县建设启动.去年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果被代表成员们频繁提及。
数字背后是环境执法的巨大压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省委员会委员、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张晓表示,2019年,全省将着力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群众周围突出的环境问题。该省将动员和部署整个地区。将全面开展八项里程碑式的运动和30项特别行动。全年将关闭25家化工企业,取缔86个非法码头,整治长江经济带警示影片揭露的16个问题,查处4939起生态环境和资源犯罪案件。
“一千条河流属于一个湖,长江属于一个湖”。九江不仅占据鄱阳湖三分之二的水域,还覆盖江西长江152公里的海岸线。九江是长江保护的重点地区和重要屏障。自2018年以来,九江在全省化工企业清理整顿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制定了到2020年1月底关闭和撤出长江、鄱阳湖和何秀一公里以内所有小型化工企业的目标。到目前为止,第一轮被关闭和撤销的37家化工企业中,有27家实现了“五清理一撤销”的目标。
省人大代表、湖口县负责人蒋迅凯表示,近年来,湖口县全力打造长江“最美海岸线”,大力实施“绿色海岸”工程,启动沿江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完成100万平方米生态修复,系统实施小化工企业搬迁、非法码头拆除、排污口“三个现代化”(生态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工厂创建等示范工程。防治污染的斗争已经全面展开。努力整顿“四尘三烟三气”。22家涉气企业按照“一个企业,一个政策”进行了改革。一个高科技园区集中供热中心已经建成。蒸汽不足10吨的燃煤锅炉已全面淘汰。空气质量好的天数逐年增加。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的八项重点任务,特别强调了“铁腕与硬手同污染作斗争”。罗张晓这样说,“铁腕硬手”充分表明了我省抗击污染的明确态度和坚定决心。
拓宽“两山”双向转换渠道,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近日来,代表委员会成员的讨论逐渐凝聚了共识:实现绿色崛起,关键在于认真完成生态篇
福州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然条件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态承载空间。省人大代表、福州市市长张红星表示,福州近年来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起点,努力通过“生态”、“金融”、“品牌”、“补偿”模式将生态资产转化为生态经济。拓宽利用生态优势提升农产品价值的渠道,推进“优质米、出口蔬菜、中药、优质特色水果”四大重点产业的实施。利用生态产品拓宽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渠道,创建1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17个4A风景名胜区。依托优美的环境拓宽渠道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成功吸引了台湾广宝、华硕等一批数字设备制造企业落户福州。
CPPCC常委、南昌大学法学院教授涂舒天认为,近年来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特别是通过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提高了绿色山水的“含金量”。然而,我省在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过程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绿色发展动力不足”和“优化调整进展缓慢”。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双向通道亟待拓宽。
建立系统屏障,让绿色成为江西最重的背景色。
污染防治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也是一场持久战。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制度屏障来保护绿色的水和山已经成为代表们的热门话题。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来不是一夜之间或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这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体制执行、持续努力和长期成就。”罗张晓建议我省进一步加强“从源头上从严防范”、“严格控制过程”、“严惩后果”的制度建设。特别是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实行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内外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和生态损害终身问责制度,真正建立制度刚性。
省政府的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进福州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张红星表示,目前,福州市通过上、下两级的共同努力,拓宽了流域生态补偿促进渠道,并在抚河流域各县(区)实施了水资源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下一步还将重点建设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标准和认证体系以及价值实现支持系统。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努力为“两山”转型打造“福州模式”。
罗张晓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在建设具有江西特色、体系完备、亮点频发的生态文明体系方面进展迅速。中国率先在全国推出《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 《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 《江西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办法》等系统。制定和完善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三线一级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所需的38个体系基本建成。总结了全省要实施的20项改革措施,形成了120项有江西特色的示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