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
江西进入两会。江西和鄱阳湖的冬季土地因这一共同发展的盛会而格外温暖。随着2020年的到来,在这个消除贫困的关键年份,我们将看到江西如何抓住每一个时刻,不辜负青年人的期望,赢得消除贫困的战斗。
江西作为革命老区,是全国反贫困斗争的生动缩影。2019年,江西省将有41.1万贫困人口脱贫,其余7个贫困县将全部达到解困条件,其余38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27%。城镇贫困人口减少237,000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扶贫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江西扶贫工作取得的决定性成果。1月15日,江西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政府的工作报告提到,应尽一切努力与贫困作斗争并取得胜利,坚持“两个无忧、三个保证”的标准,使剩余的96000名贫困人口脱贫。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实现城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缺人。江西会怎么做?让我们一起见证吧。
巩固扶贫成果
让一个水土“富”养一个人
在井冈山深处,黄洋界脚下有一个叫“神山”的小村庄。2017年2月,神山村和井冈山市同时摘掉了贫困帽。这个小山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山村摆脱贫困和戴帽子的经历至今仍令人兴奋。过去,一个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的小山村已经变成了“中国美丽的休闲村”。
神山村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探索并实践了“每亩茶竹果一户、每户一户、每户一农舍、每户一网”的脱贫之路。自2016年2月以来,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贫穷村庄已经成为著名的“明星”村,被它吸引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热门旅游并没有阻止神山村的村民探索致富的新途径。该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工业合作社,通过工业扶贫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如果行业发展顺利,村民们就会变得富有。江西省石城县在保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扶贫产业格局,以白莲、薏米、秋花生、槟榔芋、油茶、脐橙、山鸡等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
2019年,江西将进一步实施工业扶贫“五个一”发展模式和“一个领导、一个办公室、三个参与者”合作形式,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导作用,完善利益联动机制,带动733,800户贫困家庭获得工业支持。全省贫困村有6,487个合作社。根据政府的工作报告,江西将在2020年继续实施工业扶贫、就业扶贫、搬迁扶贫后续支持、综合保护扶贫等措施,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
精确扶贫
确保通往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有很多地方
太阳岭,铜鼓第一次在那里看到日出。永宁镇平田村就在太阳岭下。说起村里的戴隆明,邻居们都说他“改变”了一个人,几年前他还没有完全抛弃自己,看起来很悲伤。四年前,由于种种困难,戴龙明在赚钱和家庭生活方面遇到了困难。
帮助穷人的“春风”正好吹进这个家。村党支部书记多次到他家劝说他少喝酒,鼓励他树立信心,摆脱贫困,靠勤劳致富。
此外,义务教育资助学校和乡镇属地校长“双责制”得到严格落实,补贴11.81亿元,受益人次69.24万。全面实施“联合控制、联合保护、动态监控、行政监督、书面备案、准确协助”的辍学控制机制。我们将实行“补无学籍学生,说服厌学学生,送不能上学学生”的机制。贫困学生不会因为贫困而辍学。
2020年是消除贫困的决定性战役和决定性胜利的一年。推进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消除贫困尤为重要。政府的工作报告建议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帮助返回的穷人和新穷人,并对消除贫穷进行彻底的调查和普查。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实现城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缺人。
探索一个长期机制
协调努力,将农村振兴和消除贫穷联系起来。
位于福州市东乡区红星垦区,占地1万亩,总投资35亿元的猕猴桃科教城,集苗木生产、种植、物流、观光旅游于一体。计划在五年左右建成一个标准一流的猕猴桃产业现代农业特色镇。近年来,福州市东乡区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效益,加快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振兴,开始解决“三农”问题。
努力与贫困作斗争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为了实现农村复兴,我们必须为消除贫困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及时消除贫困。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消除贫困的直接结果将为贫困地区的振兴奠定基础。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增强造血功能创造环境。
因此,在促进消除贫困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坚持消除贫困和振兴农村的“两只手”。政府的工作报告强调消除贫困与农村振兴战略之间的有机联系,并探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期机制。
站在20世纪20年代,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2020年,江西将把推进扶贫攻坚与完善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它将以剩余的贫困人口为目标,制定精确的政策,重点解决关键问题,防止贫困重新陷入贫困,完善长期机制,确保在消除贫困的斗争中取得高质量和全面的胜利。
汗水浇灌庄稼,努力工作确保进步。目标已经设定。在战胜贫困、全面收官、兑现承诺的一年里,江西将充分发挥全省脱贫致富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落后,共同确保美好生活。(记者谢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