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连环画》特殊封面
点击图片查看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通讯员朱嘉明报道:场景一个接一个,连环画一个接一个,描绘江西省儿童的“第一颗心”。他一生都在处理泥土,成功培育出“珍汕97A”,成为中国第一个培育不育系的人。他创造了在中国应用时间最长、配套组合最多、推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广的不育系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母”。2020年1月1日,由《江西宣传》编辑部、信息日报、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精心打造的《初心连环画》栏目启动了《“杂交水稻之母” 颜龙安》规划的第35阶段,讲述了严隆安院士为梦想如马、不辜负青春而奋斗的故事。
 严隆安193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的一个小山村。战争年代,他经历了妹妹饿死的痛苦。大学期间,我经历了三年席卷全国的饥荒。决心研究农业,克服贫困和饥饿已经成为他一生科学研究的动力。
 1962年大学毕业后,严隆安自愿回到萍乡。他放弃了所有人羡慕的食品和商业部门,跳槽到萍乡市农业局“农门”——,开始了50多年的泥米农业研究和推广生涯。
 1971年,延安被选到位于袁隆平的海南岛基地南红农场学习,参加全国水稻雄性不育系育种研究。1972年冬天,他带领团队生产了“29ai4a”和“珍汕97A”,并开始向全国供应不育系种子。
 1980年,严桂圆开始研究超高产杂交水稻。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育种理念,突破了增加储存量的瓶颈。“仙游63”就是这个新想法的产物。该品种最高产量为每亩900公斤。
1985年,中国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严桂圆也在思考如何让人们吃好。“汕优102”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用了近10年的时间才培育出来。1987年,他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50多年来,严隆安像候鸟一样,从海南来到江西,带领自己的育种团队,培育了我国第一个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组合。它的推广面积一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他还组建了“中国第一个专业种子生产团队”。
 严隆安现年82岁,仍然坚持科学研究的前沿,与他的团队一起,向着优质、高产、多抗绿色超级稻的新目标前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的品质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对质量的追求永无止境。”
据了解,栏目《初心连环画》是中国江西网新策划精心打造的原创栏目。它每周发行1到2次,聚焦于发生在江西省的“第一颗心”故事。每期推出的漫画书都在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江西移动新闻、江西头条客户、大江网微信公众号、民生江西微博等所有媒体平台上发布。各种形式,如专题、H5、图片等。江西典型人物的感人故事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