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记者钟海华)日前,鹰潭市贵溪市李思镇新塘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创新性地建立了“村办民”项目自我讨论、自负盈亏、自我劳动、自我评价的“四自模式”。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和“五老”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村民为卫生、环境绿化、沟渠和硬化道路建设等公益事业做出贡献、工作和贡献,积极参与家乡建设。这是鹰潭专题教育启动以来,以党建为主导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
鹰潭市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实施主题教育。它将主题教育的发展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为充分发挥农村和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服务功能,有效应对基层各类问题,鹰潭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供组织保障。为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全市大力实施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优化升级,不断整顿薄弱和松懈的村级党组织,加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全市31个薄弱、松散的村(社区)党组织得到巩固和提升。同时,全市设立党员先锋队和党员责任区,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坚守岗位,履行扶贫、房改、改善环境卫生、改变风俗习惯等职责。让广大市民感到党员和党组织随时随地都在。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造力。鹰潭市将专题教育与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相结合。以大力推进“村务公开”为出发点,完善自治条例,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协商讨论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事项,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村务公开,形成村务公开和人民讨论、村务公开和人民管理、村务公开和人民监督、村务公开和人民评价的多层次格局。不断巩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能力。在董事长的领导下,余江区中通镇潘家村组成立了村级家庭互助协会,动员村民集资成立家庭护理服务中心。互助协会全体成员免费为农村留守老人、无伴侣老人和五保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和娱乐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养老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