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战略,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实现“两个保持”,围绕“展示和争当第一”的目标定位和“五个进步”的更高要求,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坚持新的发展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硬仗,全面开展“六个稳定”工作,促进稳定增长,推进改革,调整结构,优化生态,造福民生,防范风险,确保稳定。 我们将全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与全国同步的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圆满完成。该计划将得到人民的认可,并将经受历史的考验。我们将加快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江西,努力为新时期江西的改革和发展描绘一幅新的图景。
本报讯(记者刘墉、黎东明、张武明)12月25日,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省委书记刘淇出席并发表讲话。他强调,明年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的一年。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引下,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提高质量,巩固和提高质量,寻求突破,克服困难,弥补不足,感恩奋进,努力工作,全面推进优质跨越式发展,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省委副书记、省长易连红致辞。 姚增科、李炳军等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和省政协的领导成员,以及省法院和省检察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刘淇指出,今年年初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访问期间重要讲话的精神,按照省委“二十四字”工作理念,为促进经济全面稳定运行、稳步进步、质量稳步提高而努力奋斗。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率保持了该国的“第一方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结构、财政总收入和高铁运营里程都取得新突破。动能转换加快了。改革开放有各种亮点。生态优势不断巩固。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该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并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刘淇从国际、国内、省三个维度分析了江西省的发展趋势。他指出,江西目前正处于攀登、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阶段。仍然有许多短板需要填补,它也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机遇来自于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国家战略平台的整合优势、先发优势的积累
刘淇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他强调,他必须坚决赢得三大硬仗。我们将把打赢三大硬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关口和政治任务。我们将高质量如期战胜贫困,坚决抗击污染,牢牢把握区域重大金融风险底线。我们必须促进高质量的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将全力稳定经济增长,加大企事业单位稳定力度,继续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发展质量和速度效益的双重提高。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关键策略。深化“放开经营服务”改革,完善和提升“江西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国有及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我们将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努力开创内地双向开放的新局面。成为国家卓越战略平台。充分发挥赣南原中央苏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赣江新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等“国字号”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加快国家战略红利的发放。我们应该加紧努力保护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开展保障供给、稳定价格工作,推进旧城区改造,多层次、多方式满足群众需求。坚持和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化专项整治,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整体和谐稳定。
刘淇强调,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是搞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应该把坚持新的发展观作为检验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和实现“两个保持”的重要尺度。加强和改进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执政效能。要巩固和利用好“不忘进取,牢记使命”主题下的教育成果,强化重工作、重业绩的就业导向,坚决打击“怕慢、怕虚伪、怕平庸、怕分散”的顽疾,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严格防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我们要大力发扬苏联干部的优良作风,坚持勤俭节约,牢固树立长期的“节气”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用政府的“节气”来维护人民的“好日子”。
易连红指出,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就把重点放在了“稳定”、“推进好”、“优化”上。我们尽最大努力扩大总量,尽一切可能加强增量,集中精力提高质量。全省经济“稳定”的基础更加牢固,“良好推进”的势头更加强劲,“优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易连红已经全力部署明年做好经济工作。他强调,一是全面稳定经济增长,注重“点与面结合”,搞好项目投资,坚持“同步力”促进消费升级,努力“双底”促进外贸出口,实现“防控并举”,着力防范风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面推进创新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区域体系,完善创新治理模式,以优质创新引领优质发展,加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优化经营环境,深化“去监管化”、国有及国有企业、税收和金融体系等领域的改革,拓展开放空间,搭建开放平台,提升开放水平,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力。四是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区域联动,坚持县级协调,促进城乡互动,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效率。五是全力建设生态强省,通过生态管理提升绿色“色彩价值”,通过价值转化释放生态“红利”,通过制度刚性牢牢保持生态“底线”,培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绿色优势。六是全面保障民生改善,特别关注基本包容性民生,确保如期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保持稳定就业形势,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推进扎实的社会创新和治理,全面提高民生质量。七是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强化积极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夯实扎实工作的基层基础,激发干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