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农产品交易会主题博物馆。

智能农业主题馆。

外国朋友在峰会论坛现场交流。

市民们在农产品交易会主题馆前摆姿势拍照。
本报记者钟进平
南昌,初冬的英雄城市,是一座天空高云淡雾、举行婚礼的城市。
11月15日至18日,第17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首届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交易会隆重举行,为期4天。
在这次农民和企业家的盛会上,来自国内外的8000多家参展商讲述了农业和食品的新故事,展示了农业发展的新成就,并寻求投资和贸易合作的新机会。
农业领域的全球盛宴,买家卖家双丰收
一次展览将造福全世界,一次购买将造福全世界。
“买买买”是李郝强和他的妻子最近4天在农博会上经常使用的高频词。赣南脐橙、西湖龙井、新疆葡萄干、法国葡萄酒和韩国泡菜……”谈到参观农博会的感觉,李郝强用“又累又开心”来形容他近日的购物心情。
今年的农博会不仅让市民开心、安全,也让参展企业收入丰厚。
在陕西馆,洛川县委书记智明·王开心地告诉记者,在本届农博会期间,洛川苹果的销量一路攀升。仅江西的在线订单就在四天内超过了1万份。据了解,陕西省在今年的农博会上设立了两个展览区,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组织了9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加交易会。洛川苹果、食用菌、魔芋等200多种特色农产品。已经显示了。同时,展示和推广了全省“3 X”农业特色工业品和发展成果。
在国际展区,法国作为今年农业博览会的主办国,引起了特别关注:在农业部长和驻华大使的带领下,一个由110多名商人组成的“豪华团队”出席了。15日下午,法国日开始了。记者看到,参展商从法国带来了牛肉、果汁、红酒等多种优质农产品,许多市民争相购买。法国“豪华团队”参展商的到来使南昌市民实现了在国内“购买世界”的愿望。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更要生态宜居
从全球角度看农村,农村的振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更多的村庄拥有美丽的“美丽价值”和“气质”,为——
第十七届农贸博览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主题是“庆祝70周年,强化农业品牌,助力农村振兴”。在展览会上,“农村振兴”和“消除贫困”的要素随处可见。
记者发现,今年的农博会划出了一个特殊的黄金区,并设立了一个有着极度贫困乡镇的特殊农产品展示区。大多数产品来自贫困家庭或当地的“扶贫车间”。许多市民不仅当场购买商品,还积极关注当地微信公众号和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脱贫。然而,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已经与贫困乡镇深入开展合作项目,以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农村不仅需要繁荣的工业,还需要生态适宜性。出于这个原因,这个农业博览会为改善人类住区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展厅。大厅设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展区、农村厕所污水处理展区和农村生活垃圾展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指日可待,许多企业也从中找到了商机。
“我公司致力于推广环境工程和技术应用,如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河流湖泊的持续改善、水资源的保护、土壤污染的防治等。”离开
打造品牌,唱好“绿色”歌,做强品牌农业
谈到品牌实力,江西绿色能源集团董事长凌继河有着深厚的经验:“品牌不仅缓解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我的“玲代表”大米,代表品牌。在交易会上,虽然大米“凌代表”可以卖到40元/公斤,但它仍然吸引了许多买家。凌继河表示,这是由于品牌效应。据了解,去年绿色能源集团仅通过销售大米就实现了1亿元的销售收入。
目前,中国农业以小农为主,品牌建设仍然滞后。如今,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打造知名的区域公共品牌已成为各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为此,今年的农博会在品牌上进一步发挥了主导作用,增加了绿色、优质、营养、健康农产品的展示,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优质发展。
创新引领,科技兴农持续深入推进
“实时温度值为21℃,实时水温值为22℃,酸碱度值为7.75,报警值尚未达到.“在江西馆南昌展区,南昌农业科学院设计的智能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正在实时监控香塘基地的情况,吸引了许多市民的惊喜。
南昌农业科学院农业物联网研发中心主任姚毅表示,该系统通过在生产现场部署传感器、控制器、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现场气候变化的实时监控。它可以自动报警和提醒异常情况,甚至识别水中饲养的动物。
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现代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在今年的农业博览会上得到充分展示。走进江西正邦集团展区,随处可见现代农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在中粮集团、首农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展区,科技在传统农业中的主导作用随处可见。
开放共享,中国农业不仅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
农业对外合作是中国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协调国内外资源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农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起点。
为了搭建农业对外合作“走出去”和“进口”的重要平台,第十七届农贸博览会在国际国内展馆中设立了海外农产品展区和海外农产品展区,并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展。
据报道,第17届农业交易会是该行业第一次大型龙头企业聚会,中国500强企业中有104家涉农企业参加。本次交易会邀请了网上和网下买家,吸引了23,000多名买家,大型重点采购企业和供应商的预定采购量超过100亿元。
高端论坛、主题对接、贸易展览.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展览充分展示了中国农业供给结构改革的最新成果,促进了农业贸易合作,描绘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第十七届农产品交易会是“特色农产品盛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一场辉煌运动。
克州农产品就是江西农产品
本报记者钟进平
周珂农产品展区。
首届江西农博会有一个特殊的展区。这里展示的农产品不是来自江西,而是来自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勒苏自治州(以下简称周珂):慕拿的葡萄、杏子、核桃、灰枣、新鲜羊肉.
为什么周珂农产品“加入”江西绿色农产品阵营?这并不奇怪,因为周珂巴伦星的故乡阿克套县是江西的对口支援地区。在江西援助的22年中,阿克陶已成为江西干部和群众中的“第一县”
15日中午,南昌市民买了一袋真空包装的新鲜羊排。尽管价格很高,市民还是很满意:"能在家里买到这么好的羊肉真是一件幸事!"展区工作人员告诉市民,周珂的牛羊肉将来可以在“沅江嘉园”买到。万红海告诉记者,参加农产品交易会是为了开创“边境花园”的品牌,“力争在江西省未来建立500家店铺”他说,“向江西销售更多的周珂农产品。”
农业休闲旅游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杨碧玉
11月16日,记者在江西“生态鄱阳湖与绿色农产品”推介会、农产品品牌发布会、2019湘赣边区农业休闲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会上,看到了萍乡浦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明理两倍的身影。
他告诉记者,他是专程从萍乡来参加这两项活动的。他的乌什印象生态园已被列入湘赣边界7条农业休闲产品推荐旅游路线。“我们的生态公园是连接湖南宜春醴陵和袁州的萍乡细线示范基地,也是萍乡泸西、安源和湘东的主要农业休闲示范基地。它能提高全线的经济效益,给湘赣旅游业带来生机。”刘明理兴奋地打开会场的宣传相册,通过地图向记者解释他的分析。
他被这两个事件的参与深深打动了。“当天,招商会现场签署了30个农业投资合作项目,总金额超过190亿元,涉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这表明投资者对农业和农村地区非常乐观。如果要建立农业,休闲旅游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认为这个行业前景非常广阔,值得在未来做很多事情。”
“网红”直播带来农产品热卖
本报记者杨碧玉
11月16日,京东中国特产江西馆和淘宝江西原产地商品官方旗舰店在展区推出现场直播,销售江西农产品。现场观众告诉记者,五名“网红”玩家轮流品尝并推荐江西盐水鸭、葛粉、酒渣鼻、白莲等农产品,向网友讲述江西农产品的特色。一些网民很快在互联网链接上下了订单。同一天,只有淘宝网直播的战争报道显示,在线观众人数达到559,700人,点击率达到219.5万,江西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75,000元。
11月17日的直播原定为5场比赛,向网友介绍赣南脐橙、永秀香米、奉新米、寻乌猕猴桃等江西农产品。然而,在现场,参展商不断要求加入直播,向网民介绍他们的产品。直播不得不暂时增加。
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相关官员表示,推出“网红”农产品直销是为了通过直播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并从网络平台流失到农产品离线交易,以扩大销售。
让电商助农增收
本报记者刘家庆子
在今年的农博会上,品多组织的农产品在线推广会吸引了300多家农业合作社和企业将家乡特有的红薯、大米、红枣甚至农具带到展会现场,希望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家乡的特色产品带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目前,该行业农产品在线零售供应链系统已经趋于稳定,行业分工专业化、垂直化。该行业的下一个关键方向是探索农产品的产品分层和价值分层。”平托联合创始人赵家珍表示,“平托”模式未来将聚焦供应链,探索并帮助“村”维度的产区培育,建立500多个真正的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为产区创造更多优质空间。
“我们将继续帮助国内小农户与大消费者建立联系
地方主官化身“金牌推销员”
金县县长叶秀堂是第一个为家乡农产品说话的人。“我代表君山湖的大闸蟹说话。我们的毛蟹牛有两个特征,一个是甜的,另一个是晚的。”叶秀堂说,甜是因为君山湖水质好,人在天堂长大,螃蟹又香又甜。后来君山湖蟹的生长期比普通蟹长一个多月,直到11月中旬才上市。因为生长期长,质量特别好。第二个为家乡说话的人是南丰县的领导乐文琪。他在家乡为南丰橘子“大喊”。南丰蜜桔以“圆整、外形小巧、色泽金黄、皮薄多汁、酸甜适口、成核和出渣少、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闻名。”乐文琪终于邀请了国内外的朋友来南丰享受和品尝桔子。最后一个上台发言的人是婺源县委书记兀术,他自称是“茶阿姨”。兀术介绍了它,并拿出干茶展示。”这是我家乡——“中国最美的村庄”婺源的“最美的绿茶”。美国的《茶叶全书》称其为中国最美味的绿茶。你可以当场尝一尝,看看味道是否好。”“婺源有制作有机茶的环境优势。自1997年以来,已连续23年获得欧盟认证,占中国出口欧盟有机绿茶市场的一半以上。“茶谷”在现场努力宣传,赢得了掌声。
“赣字号”农产品受青睐
本报记者刘家庆子
在首届江西农博会上,一批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江西品牌”农产品集体亮相,受到买家和市民的青睐。
成都首农红旗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平在此次访问中取得了很多成绩。在他的购买意向清单中,赣南脐橙是第一,南丰脐橙是第二,鄱阳湖优质农产品是第二。
南昌作为主办方,组织了来自57家知名企业的960多件产品参加了专场展厅和商品展区的展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正邦集团和黄黄裳展示了他们的特色服装。黄黄裳烤肉汁、青紫瑶特产、林恩茶、农多利虾米、君山湖清水大闸蟹、鱼峰冷链蔬菜等一系列名优特产相继出现。
争当农业社会化服务“排头兵”
本报记者游静
11月15日,在第17届中国农业服务产业发展论坛农业交易会上,江西绿色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吴江作为全国五大代表之一,分享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典型案例。
江西绿能集团不断拓展服务和管理领域,探索服务小农户、合作经营和土地出让公司自我管理的方式。2018年,公司总产值超过1.15亿元,转让土地自营面积4.4万亩,委托农业生产面积15.8万亩,使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500元。
“能够作为代表分享经验是我的荣幸,这不仅是对企业的认可,也是对江西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认可。吴江告诉记者,论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平台。探索和构建农业生产前、中、后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平台,运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先锋”。

国内综合展区。

法国馆挤满了人。
嘉宾话农业
数字农业目前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着几个问题:一是信息与农业整合不深,信息人员缺乏农业内涵,农业本身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实施数字农业所需的水平;第二,过分强调图像工程,过分强调形式、显示和演示,过分强调施工而不是操作。第三,缺乏数据共享机制。
——赵春江(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西赣南脐橙最有前途,其次是南丰橘和鄱阳湖优质水产品。“成都红旗”早在五年前就与江西许多农产品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签订了许多订单农业。这一次,公司派出一个大型采购团队从江西采购一批优质新鲜水果,以满足成都市民的消费需求。
——李晓萍(首农成都红旗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品牌是影响力,品牌是竞争力,品牌是附加值。近年来,江西通过打造一批具有“赣”特色的区域性公共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农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个好的区域性农产品公共品牌可以成为当地的名片、产业旗帜和价值金牌,对当地农业产业的振兴、扶贫和产业繁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余华凤(原始生活的创始人)
农村金融一直是金融服务的难点和瓶颈。它一般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服务成本高、收益低、风险高。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面临许多挑战。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为农村金融问题展现了新的视角和活力。
——邵志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
数字村不仅是农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建设数字村庄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主要国家已将数字村庄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
——李道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这张照片是我们的记者钟进平海波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