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林燕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石鹏
他是一个年轻人,但他是一个伟人。他过着简单的生活,但他在慈善事业上花了很多钱。他用善行来解释真理,善良和美丽,触动社会,影响他的家庭。他是资溪县和城镇三江村白步屯群的一名普通农民。——郑如国
郑如国(右一)向老人慰问老人
一腔痴情护传承
当郑如国年轻时,他喜欢歌剧,村子附近的表演几乎没有下降。 1997年,“面包军”创业热潮风靡山区紫溪,郑如国带着妻子和孩子出去争取金钱,但戏剧梦一直隐藏在心中。
2014年,职业生涯成功的郑如国将公司交给子女,并以积累的资金返回家乡追求梦想。
回国后,他投入40多万元建立了百步旗民间艺术团。四年多来,他和艺术骨干共收集和改编了30多首民歌,如《孝敬父母之歌》《李覯思故乡》,并在海关,法律宣传等方面编辑和演唱了50多首歌曲,深入人心。进入该县的疗养院和居民社区。进行了160多场演出。
当我得知紫溪龙狮舞没有表现36年时,郑如国花了数万元购买音响,服装,锣鼓等龙舞舞蹈道具,并设立了资溪龙狮队。
球员林宝章坦率地说:“由于龙狮舞队一直是小队,村里的比较少,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每个人都在慵懒的季节一起训练,生活比以前更充实。“
一心向善为表率
郑如国经常说:“唱歌和帮助人们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事。”在假期,他带来了剧团和食物,然后去疗养院免费演出并分发礼物。看着老人们听完戏剧时的微笑,老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
“我生来就是穷人,知道贫穷的滋味,那么能帮助多少?”回国后,他长期为11个贫困家庭提供资金。他将每年给村里60-70岁。这位老人送了200元红包,当他70多岁时,他送了300元。 70岁生日时,孩子们给郑如国送了10万元的“手里”。在与孩子们谈判后,他把钱捐给了资溪县慈善总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一脉相承铸家风
“大而不尊重,教坏孩子。” “你可以没有钱,没有文化,但你不能没有良心。”这就是郑如国和他的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在他严格的要求和言行下,孩子们不仅支持父亲的慈善事业,还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
长子陆方良坚持每年组织员工在老人家中向环卫工人和老人表示哀悼,寄钱给温暖;长期配对帮助贫困家庭5;向慈善机构捐款..他还曾担任江西省工商业联合会面包商会会长的优势是鼓励成功创业的大型面包商“回归” “到他们的家乡,并在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帮助该县的穷人。据不完全统计,陆方良已为慈善个人捐款100多万元。
今天,第二个儿子郑明亮也在帮助贫困家庭和扶贫学生。看着我的好意,我被传给了孩子们,郑铮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