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中央军委首次统一组织全军开训动员会,大会结束后他们并未离开,而是去当地驻军走一走看一看,视察了中部战区陆军某师。这也是新年首次、十九大后第二次的,中央军委整个班子集体视察。

看到视察新闻,不少媒体和军事迷想到了原38集团军,也就是那支大名鼎鼎的“万岁军”。军改之后,随着战区的设立和部队编制的调整,“万岁军”目前隶属于中部战区。今天,我们不讲别的,单讲讲“万岁军”的前世今生和光荣战史。

前身都是英雄部队
38集团军的前身是1946年编成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1948年11月,1纵改称解放军第38军,下辖的第1师改称112师,第2师改称113师,第3师改称114师。
可不要小瞧这3个师。112师的前身,是彭德怀领导的湘军独5师第1团,它1928年发动平江起义,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
1930年,以红5军为主的红3军团一举攻克长沙,这也是1927年至1937年红军攻下的最大城市。红3军团是当时的中央苏区红军两大主力之一,抗战中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1939年被编为山东军区第1师,随罗荣桓进军山东。
113师的前身,是徐海东大将领导的红25军1部,它在长征中孤军奋战,率先到达陕北。抗战中,它被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其中一部进入山东,抗战后期编为山东军区第2师。
114师的前身是张学良的东北军第53军111师。1942年,它在中共地下党员万毅指挥下,在山东起义,编入八路军。由这些部队组成的1纵,当年是东北野战军的“猛虎军”之一,以善打大仗、硬仗著称,1947年,李天佑调任1纵司令员,在他带领下,1纵更是扬名东北。
血战四平
解放战争中,“四战四平”是1纵的成名仗,电影《李天佑血战四平》就是以这段历史为题材拍摄的。

2009 年拍摄的电影《李天佑血战四平》剧照。
李天佑1914年出生在广西临桂,14岁便到桂系当兵。他肯吃苦,不怕死,很快被提升为上等兵,不久又被送到由中共党员张云逸领导创办的南宁教导总队当了学兵。1933年,李天佑任红3军团第5师13团团长,参加东征福建朋口、连城等战斗。在南平县西芹,他指挥13团歼灭国民党号称铁军的第19路军366团,开创了红军1个团在运动中歼敌1个主力团的辉煌战绩,受到彭德怀嘉奖。彭德怀拍着19岁的李天佑的肩头说:“小鬼,你年纪不大,指挥打仗还真有本事!”
抗战爆发后,李天佑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斗。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按照作战部署,时任343旅686团团长的李天佑和副团长杨勇率领部队正面向敌人进攻。战斗中,李天佑发现日军占领老爷庙制高点,对我军构成威胁,他于是大喊:“跟我来,拿下它!”话音刚落,我军300多人很快冲了上去,将老爷庙拿下。此后,日军拼命反扑,双方展开拉锯战,但制高点牢牢掌握在李天佑手中。平型关一战,115师共伤亡500多人,686团尤为惨烈,9连甚至只剩下十几个人。
1948年3月,身为1纵司令员的李天佑和5纵司令万毅受命指挥3个纵队攻打四平。总攻发起后仅半个小时,主攻部队就突入四平城内,激战23个小时,国民党守军近2万人全部被歼。此后,李天佑成为指挥攻坚的名将,1纵也成为攻坚劲旅。

李天佑(1914—1970)
在辽沈战役中,李天佑率领1纵攻打锦州,取得胜利后,又率部队参加歼灭廖耀湘的辽西会战,消灭了部分国民党主力,后攻克沈阳。1纵在辽沈战役结束后,改番号为38军,李天佑担任军长,梁必业任政治委员。
王牌军里的叔侄搭档
38军第二任军长是梁兴初。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侄子梁必业,曾在他任38军军长时,在该军任过政委。而且,这也不是这对叔侄第一次做搭档,上一次是在1945年,梁必业被任命为山东军区第1师政委,当时梁兴初是第1师师长。叔侄俩人在同一个军担任军政一把手,这在解放军历史上绝无仅有。
梁必业1916年生于江西吉安县文陂乡,十来岁就加入儿童团。1930年1月,红4军军部进驻该地区,梁必业接受了更多的革命熏陶。其间,他参加了青少年骨干训练班学习,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后来,在红军九打吉安时,梁必业率领100多名儿童团配合大部队攻城。

梁必业(1916—2002)
1932年,梁必业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期间,他参加了开辟晋西根据地和保卫黄河的战斗,以及鲁南、沂蒙地区的多次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师政委、纵队政委以及军政委,参加了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天津战役等。
梁兴初生于1912,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第47军成立时,梁兴初是首任军长,后调任38军军长。1950年,梁兴初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让38军在抗美援朝中打出了威风。
“最可爱的人”从中走来
在朝鲜战场第一次战役中,38军与美第1骑兵师步兵第5团遭遇,由于动作迟缓,贻误战机,梁兴初被彭德怀批评。
但第二次战役中,38军担负关键的穿插任务,113师14小时走了72.5公里,赶在了全机械化的美军前。337团3连快速抢占松骨峰,切断了美军南撤退路。敌我激战两昼夜,我军死守阵地,使敌军南北两部相距不到1公里,却始终无法会师,最终大部转道新义州,才避免了全军覆没。这一仗,38军共歼敌1.1万余人,缴获坦克14辆,大炮200余门,汽车300余辆,一举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嘉奖电的最后亲笔写下“第38军万岁!”从此,“万岁军”名扬四海。著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作家魏巍采访38军337团“松骨峰阻击战”的英雄事迹写成的,为志愿军赢得了“最可爱的人”的赞誉。

万岁军嘉奖电报原文。
从朝鲜战场返回后,38军驻防吉林通化。1967年2月调到保定地区,接替69军防务,护卫京师。1982年,38军在全军首先开始进行编组合成集团军试点。1983年,112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1985年,38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