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十九大“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一楼中央大厅北侧举办。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国网新闻10月19日讯(记者刘峻凌综合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本次大会的开放程度给境外媒体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美国自由亚洲电台指出,报名采访中共十九大的媒体记者超3000人,其中1800多人属境外媒体,占记者总人数的半数以上。
不仅人数多,境外记者在本次大会上获得的机会也更多了。美国《侨报》就注意到,10月17日举行的十九大首场记者会境外媒体记者罕见地成为“主角”。
《侨报》梳理发现,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在场记者获得了80分钟的提问时间,境外媒体记者罕见地成为“主角”,12次提问机会中,被8次点名。历数之前三次党代会,其首场记者会分别回答了5个、7个和9个问题,境外媒体获得提问机会的次数为1次、3次、3次。香港《星岛日报》则关注此次境外媒体记者中非洲记者的比例大大提高。该报分析此前几次党代会很少见到非洲记者而此次大会非洲记者猛增的原因称,这应与“一带一路”和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提高有关系。
此外,境外媒体对十九大开设“党代表通道”也给予高度关注,认为此举又开启了一扇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
据“党代表通道”主持人、十九大新闻中心副主任张强介绍,在党代会期间开设“党代表通道”还是第一次,目的是希望能给媒体提供更多的平台,同十九大党代表面对面交流。
来自非洲的马拉维国家广播公司记者朱玛·比特丽丝认为,这条通道为媒体更深入了解中国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代表们回答的问题向记者阐释了中国很多发展理念和政策动向。
相关阅读>>
【全球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报告获多国媒体高度评价
央视网消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开幕,成为世界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多个国家的主流媒体都对十九大报告给予了多角度关注和高度评价。
19日,俄罗斯电视台、俄塔社和《俄罗斯报》都对十九大开幕会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并对习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十九大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将在深化改革和反腐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俄罗斯主要媒体之一、俄罗斯24频道派出了专门的记者对会议全程关注。在报道过程中,记者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入的改革与开放”等关键词来解读习总书记的报告,对中国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与赞赏。意大利通讯社是意大利第二大通讯社,也是意大利最早开始采写十九大深度报道的新闻机构之一。石艾澜是意大利通讯社中国专栏的记者,专门采写关于中国的报道已有10年之久。
谈到此次十九大开幕会上,习总书记强调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石艾澜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这段发言点明了未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创新的基本方向。

意大利通讯社记者 石艾澜:这个转变非常关键,在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经济不仅满足于近三十年来的大规模和快节奏发展,而且是注重发展质量的。
对于习总书记报告中关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石艾澜表示,这对世界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意大利通讯社记者 石艾澜:从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发表的支持全球化的著名演讲,世界就已经发现,习近平在引领全球化上起到的旗帜般的引领作用。十九大的开幕会和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也受到法国媒体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等话语成为引用的焦点。法国外宣频道24台指出,中国是开放的世界经济的捍卫者,将使市场在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法国多家国家级报纸也都关注了此次开幕会。
克劳德·勒布朗科是法国《观点报》的亚洲新闻主编,对于十九大报告,他重点关注了其中经济、环境和外交方面的议题。

法国《观点报》亚洲新闻主编 克劳德·勒布朗科:习主席在报告中提到了全球化以及贸易自由化,这不是他第一次提到这个主题,他在年初的达沃斯就提到过,他的着眼点是发展以及同世界的交流,所以开放是合理和一以贯之的。
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也抽调了具有高水平策划、报道、评论能力的新闻工作者负责对十九大的报道工作。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新闻主编斯梅奇博士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对全球直播的十九大开幕会,她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是鼓舞人心的。

http://www.rcggzy.com">国际手机版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新闻主编 斯梅奇:开幕会清晰地给出了中国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计划,甚至勾勒出了未来几十年的目标蓝图,我之所以对十九大格外关注,因为我相信在接下来的若干年世界将随中国一同发生变化。
相关阅读>>
港澳舆论高度评价十九大报告:开启全面建设强国新征程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时光)港澳舆论高度评价十九大报告:开启全面建设强国新征程
中新社香港10月19日电 港澳舆论高度评价习近平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19日出版的多家港澳主要报纸认为,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正式提出“两步走”的发展目标,绘就新宏伟蓝图,开启全面建设强国新征程。
《文汇报》以“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方略形成”、《大公报》以“习近平:本世纪中建成现代化强国”、《香港商报》以“中共十九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绘新时代蓝图”、《星岛日报》以“习宣布‘进入新时代’‘两步走’强国战略”、《澳门日报》以“习:中国进入新时代”为头版头条,并开辟十九大专版展示报告相关内容并配发评论文章;《东方日报》等报纸也对报告进行了重点报道。
《文汇报》题为《十九大奠定中国新时代发展思想方略》的社评指,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方略,是对国家发展历程、发展经验和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新时代的新思想和新方略的确立,意味着从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继续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大公报》社评以《中国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尽显伟大政党领袖风范》为题。评论称,习近平在报告中不仅提出了“两步走”强国战略安排和“两个十五年”的奋斗目标,还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保证、理论根据和具体安排,不仅有决心、有能力,更有实现目标所必不可少的自信和勇气。
《香港商报》社评以《新时代为香港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为题。社评形容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确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全新判断,正式提出“两步走”的发展目标,绘就新宏伟蓝图,开启全面建设强国新征程。可以肯定,中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迎来新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给香港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星岛日报》社论认为,习近平提出的强国历史使命,内涵不止是富民强军,还包括外交、科技、生态、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不少港人都有促进美好社会的梦想,在历史洪流中,如何把“香港梦”和“中国梦”有机结合,是值得香港社会深切思考的。
《澳门日报》社论也关注“两步走”的强国方略。社论指,这一新提法,表明中共将提前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更高的目标。社论认为,这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将指引中国的未来发展路向,深刻改变国家的面貌、社会的面貌、民族的面貌,乃至世界的面貌。
《文汇报》社评也指出,十九大报告论述港澳问题的笔墨之多前所未见,充分显示中央高度重视港澳发展,始终把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对正确处理“一国”和“两制”关系、香港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等重大问题的精辟论述,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新时代、把握历史机遇指明方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