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祭扫时,殡葬用品迎来销售高峰。一些地方发出文明祭扫的倡议书,倡导市民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不在林区、景区等禁火区域烧纸钱、燃放鞭炮。
这种倡议很及时,也很有必要。文明祭扫,一来可减少空气污染,二来可遏制火灾发生。同时,还能杜绝铺张浪费、奢靡祭祀。清明扫墓,意在追远,即缅怀先人,也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通过怀念先人、表达哀思来找寻内心的平静,以及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因此,一束菊花、一个鞠躬、几许默哀、良久静思,过程简洁却不简单,仪式肃穆而不敷衍,情感饱满而不轻慢,同样能够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远比那些嘈杂而奢靡的祭祀有意义多了。
嘈杂浮躁难有肃穆的氛围,烟火奢侈难有敬仰的心情,唯有简约的祭扫才能更加庄严,唯有宁静的沉思才能敬仰致远。简约祭扫最清明,这种简约减去了庸俗的炫富,减去了后人的浮华,只剩下那敬仰、那思念在心中凝聚、升腾,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仪式感,这才是真正的清明初心,这才是真正的清明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清明本真。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文明祭祀,回归清明本意,助推社会风气走向风清日朗,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提升文明质感的必由之途。刘雨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