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北京市市长蔡奇就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到东城区和西城区明察暗访,随后开会部署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所谓“三年行动计划”,就是明察暗访后,蔡奇就北京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出的要求,要以“十有十无”为内容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把责任落实到街道、社区,建立“街长”“巷长”制,下决心解决主支干道、背街小巷环境整治问题。
由北京建立“街长”“巷长”制,想到现在全国已经普遍实行的“河长”制,还有最近安徽省巢湖市推行的市区公厕“一厕一长”制,似乎“X长”制将成一股风,难说今后还会有怎样的“X长”制出现。但细细看来,“河长制”只为解决河流污染问题,“一厕一长”制只为解决公厕脏乱差问题,“街长”“巷长”制也是为解决北京老城区背街小巷环境的几不管问题。可见,“X长”制并非巧立名目,而是有着实实在在内容和管理背景,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管理难题,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
“X长”制管理模式的出现,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对一些老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对城市和民生形成一种困扰,既令民怨四起,影响社会和谐,又制约社会发展。所以,“X长”制应运而生,是社会好现象,在解决一些城市管理难题中值得借鉴。
一是有利于促进政府作风转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能够走出办公室,躬身基层一线,走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极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发现问题,不回避问题,确实解决问题,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让管理减少漏洞,让政府工作更加阳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二是有利于促进“责任制”落实。城市中一些问题所以成为“老大难”,关键就是管理责任不清楚、不落实,造成无人管,或多头管理、互相扯皮。现在,各行各业,从工作生产方方面面都在实行“责任制”,主要领导实行“一岗双责”,严格的“责任制”彰显出管理效果。所以,针对城市难解决的管理难题,选择“X长”制是为最佳,必然促进“责任制”落实。
三是有利于促进民生事业。发展为了民生,一切为了民生,民生问题无小事。无论现在已有的“河长”制、“一厕一长”制,还是北京即将实行的“街长”“巷长”制,无不直接关系民生,可见,民生在我们的社会中地位正不断提升,通过实行“X长”制,也才能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更好地解决民生难题,促进民生事业发展。
总之,“X长”是利民好事、非坏事,值得提倡。当然,“X长”制也不能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装的“筐”,最重要的,建立“X长”制要力求科学,既建立“X长”制,还要健全配套的科学考评机制。这样,才能确保“X长”制落到实处和有意义。(贾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