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祭奠先人、缅怀逝者的传统节日。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焚香祭奠,扫墓踏青,向逝去的人表达绵绵的哀思。
按照以前的传统旧俗,人们会在清明节祭祀时,烧纸钱,烧衣物、烧“家具、电器”等等。烟雾、火种等给大自然带来了很大的环境污染,而且存在火灾隐患,更违背了创建现代化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而清明祭扫的真正目的在于缅怀先烈、悼念前辈,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好地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近年来,“网上祭祀”、“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创新性文明祭扫方式被越来越多市民接受,成为一股清明扫墓的绿色风潮。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网页、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媒介上寄托对亲人的哀思,通过献一束鲜花,留一支旋律,点一支跳动的烛光,诵一段超度的经文等新形式来祭祀。网上祭祀这种方式不仅环保,而且也为那些不能回家的游子,实现了祭奠故人的愿望,这种方式很值得点赞。还有一些地方为倡导市民摒弃陋习,文明祭祀,开展非常有意义的植树祭祀活动。由于清明节前后天气比较干燥,用植树代替烧纸,这种方式不仅环保,还可以增强市民‘植绿、爱绿、护绿’的意识。同时也能满足市民在清明节期间进行祭扫的需求,是一件值得提倡的好事!这些低碳环保的绿色祭祀新风,让传统的清明节逐步回归“清净”与“文明”。
倡导文明祭祀,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不在城区内如路边、小区等场所烧纸钱。改变污染环境、奢侈浪费、存在安全隐患的祭奠方式,用更加环保、科学的方式祭拜先人。主动采取献鲜花、植树、网络祭祀等低碳、绿色的方式缅怀故人。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用实际行动传递亲情倡导新风。
让我们用最文明的祭祀方式向故人表达哀思,让文明、健康、生态、和谐的祭祀新风深入人心,让文明祭祀成为时代新风。(雅文)